郑人有且买履者 韩非子选读 (1).ppt

  1. 1、本文档共5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远古时代人民生活图景 钻燧取火 鲧禹治水 商汤讨伐夏桀 守株待兔: 原比喻希图不经过努力而得到成功的侥幸心理。现也比喻死守狭隘经验,不知变通。 卜妻为裤,毁新如故 郢 书 燕 说 yǐng shū yān shuō ?? 感遇 陈子昂   乐羊为魏将,食子殉军功。   骨肉且相薄,他人安得忠?   吾闻中山相,乃属放麑翁。   孤兽犹不忍,况以奉君终。 一个为了贪立军功,竟然忍心吃儿子的肉羹。骨肉之情疏到如此,这样的人,对别人不可能有忠心;一个怜悯孤兽,私自将国君的猎物放生,却意外地提拔做王子的太傅。这样的人,对一只孤兽尚且有恻隐之心,他对国君肯定是能忠心到底的。 卫人嫁子 郑武公伐胡 主旨道理 胡国国君被郑武公的小恩小惠、假仁假义迷惑,没有识破郑武公“将欲夺之,先固与之”的计谋,因小失大 。 告诉后人不要贪图小恩小惠,国防或人的道德防线一刻都不能松懈。 智子疑邻 认为儿子是十分聪明的,却怀疑是邻居老人干的事。 不要因为关系的亲与疏,来衡量判断事情,这样容易造成主观臆断。 郑人买履 郑人 宁信度无自信也 可笑 死搬硬套 墨守成规 告诫 多动脑筋 灵活办事 小结第二则选文。 第一段:(表明观点)盲目效古,不宜于今。 第二段:卜妻为裤,毁新如故---迂腐可笑。 第三段:郢书燕说---曲解本意。 第四段:郑人买履---死搬硬套。 盲 目 效 古 比喻论证 3、乐羊做魏文侯的将军去攻打中山国,他的儿子在中山国。中山国的国君煮了他的儿子,而把带汤的肉送给他。乐羊坐在军帐中吃肉喝汁,吃完了一杯。魏文侯对堵师赞说:“乐羊因为我的缘故吃了他儿子的肉。”堵师赞回答说:“他自己的儿子都忍心吃,还有谁他不忍心吃呢?”乐羊从中山回来,魏文侯奖赏了他的功劳,却怀疑他的忠心。 鲁国大夫孟孙去打猎,猎获了一头小鹿,就让秦西巴把它抱回家。幼鹿的母亲跟随着秦西巴啼叫,秦西巴不忍心就把幼鹿还给了它。孟孙恰好赶到就向秦西巴索取小鹿。秦西巴回答说:“我不忍心就把小鹿还给了它母亲。”孟孙非常气愤,就赶走了秦西巴。过了三个月,又召回秦西巴让他做儿子的师傅。孟孙的车夫说:“过去要惩治他,现在却召他来做儿子的师傅,这是为什么呢?”孟孙说道:“对小鹿都不忍心加害,还会忍心害我的儿子吗?”所以说:“巧妙的欺诈不如笨拙的诚实。”乐羊因为有功被怀疑,秦西巴因为有罪而更加受信任。 …… 段解: (1)乐羊食子 忠心耿耿 心狠手辣(被疑不忠) (同一事情,角度不同,结论不同) (2)秦西巴放鹿 善莫大焉(因罪获信) 主旨:“巧诈不如拙诚”! 卫国有一个人在嫁他的女儿时教育她说:“一定要背地里积聚财物!给人做妻子而被休弃,是正常的事情;始终在婆家生活下去,是侥幸的事情。”他的女儿因此背地里逐渐积攒财物,她的婆婆认为她多积攒私房钱而休弃了她。他(那位卫国人)的女儿带回家来的财物,比他陪送女儿的财物多了一倍。她的父亲不怪罪自己在教育女儿方面不对,却因为他的财富增加了而自认为聪明。现在那些担任官职的臣子们,都是这类人物。 寓意:揭露官吏惟利是图、寡廉鲜耻的丑恶面目和内心世界。 引申:要重视好的家教,父母的一言一行对子女的影响极大。 本意:讽刺卫人只顾眼前利益,不顾长远利益。 “巧诈不如拙诚”! 4、(1)从前,郑武公想要讨伐胡国,故意先把他的女儿嫁给了胡国国君,来使他的心中欢乐。于是郑武公问群臣说:“我想用兵,哪个国家可以攻打?”大夫关其思回答说:“胡国可以攻打!”武公很生气,就把他杀了,说:“胡国是跟我有婚姻关系的亲密国家。你提议去攻打它,为什么呢?”胡国国君听说了这件事,以为郑国亲近自己,于是就不防备郑国。郑国突然袭击胡国,攻取了它(实际上只是攻取了它的部分领土)。 4、(2)宋国有一个富人,天下雨,墙坍塌了。他的儿子说:“如果不修好,一定会有小偷。”他邻居家那位老人也这么说。夜晚果然丢失了很多的财物。这位富人和家里人都认为他的儿子很聪明,而怀疑他邻居家那位老人是小偷。这二人(即关其思和邻居家的老人)说的话都对,但重的被杀死了,轻的被人怀疑,那么不是明白事理困难,明白事理之后正确处置才是困难的! *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文言特殊现象: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 2、能力目标:掌握重要的实词、虚词;学习古代议论文的论证方法:例证法、假设法、喻证法。? 3、情感目标:理解寓言故事给我们的启示。 二、作者介绍 韩非(约前280年---前233年),韩非为韩国

文档评论(0)

_______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