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旱灾思想总结汇报:心系南方旱区情暖沧桑人间.docxVIP

西南旱灾思想总结汇报:心系南方旱区情暖沧桑人间.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范文最新推荐 ------------------------------------------------------ 西南旱灾思想汇报:心系南方旱区情暖沧桑人间 2018 年,一场巨大的灾难降临在中国南方。当我 们仍沉浸在新春的喜悦中, 当我们已开始新的一年的学习与工作, 当我们正常的生活着, 我们的同胞——南方旱区的人民, 正处于灾难的水深火热中,受尽煎熬。灾情持续发展,受灾地区继续蔓延,我国西 南、江南、华南部分地区均难逃恶掌,云南更是遭受 60 年一遇的罕 见特大旱灾。据统计,全国受灾面积已紧逼 7000 万亩。 镜头下一张张照片触目惊心。 龟裂的土地, 一点一点吞噬着人们心中那本就微弱的希望。 人畜饮水已成为迫在眉睫的难题。 因干旱缺水缺粮,甚至有人上山采摘棉花煮熟充饥。在灾区,一盆水,灾民至少要使用四遍。上至七八旬的老人,下至六七岁的孩童,都要背着水篓去遥远的山上打水方可勉强度日。水俨然已经成为他们真正的生命之 源。部分地区作物绝收已成定局,水库干涸,库底随处可见被晒死的河蚌。云南大旱,如今河水干枯,田地荒芜,野草枯死,颗粒无收。大旱导致大部分地区无法正常组织春耕生产, 有的地区大面积土地开始出现闲置现象。 农民面对干旱无能为力, 只能在平整农田后祈盼降 雨。这次旱灾,给我国的旅游资源也带来了巨大冲击。 在重庆,嘉 陵江见底了,乌江基本断航,四川凉山州森林火险提高到最高的五级, 广西漓江水位下降,迫使旅游航线调整,云南昆明机场跑道破损,日 均五十架航班受到影响, 曾今倾泻而下无比壮丽的黄果树瀑布, 如今 1 / 8 只剩下了涓涓细流。 再看看那些灾区同胞身边触目惊心的画面, 河渠干涸,土地龟裂,本应该一片金黄的油菜花却只剩下寮若繁星的点点黄晕,就连水里曾活蹦乱跳的鱼儿也只能被埋葬在枯黄的泥土之中。这凄凉的景象,怎能不让人满目酸楚!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中华儿女血脉相连。党和政府高度贯彻“以人为本”的方针, 把抗旱救灾作为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 及时启动应急响应,紧急调拨资金、物资,组织干部群众全力抗旱,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同时也取得了初步成效。温家宝总理亲赴灾区,深入群众,给广大灾民带来了安慰和温暖。 总理的到来, 给每一个处于灾难折磨中的人吃了一颗定心丸, 打了一支强心剂, 人们有了更大的力量面对灾害,抵抗灾害。各地的人们也纷纷送去自己的慰问。募捐,送水,送食物,人们以各种方式表达着对灾区人民的同情与鼓励, 让灾区人民感觉到自己并不孤单, 全国人民和他们同在。 我们抵抗灾难的战争一定取得最后的胜利。 然而,在我们痛恨灾难带来的苦痛,同情灾民所受的折磨时,我们是不是更改认真反思一下灾难的由来。 万物皆有因果, 这并不是单纯的天灾。从南方雪灾到汶川地震,再到今天的旱灾,甚至是新疆地区的雪灾,这一切, 不能仅用简单的“天灾”两个字就概括了,“人祸”难辞其咎。国家为开发西部地区,实现共同富裕,不余遗力的开发西部的自然资源。 天灾如同人体的重大疾病, 疾病往往不是一两天就得上的,一定有一个积累变化的过程。一个地区的气候变化,与本地生态系统的改变往往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西部地区生态脆弱, 在矿山挖 --------------------------------------------------------------- 范文最新推荐 ------------------------------------------------------ 掘,河流开发,原生态林被桉树橡胶林取而代之,荒原成为城镇后,百姓的生活日益富足, 然而脆弱的生态却不堪重荷了。 终于在某一刻倾尽爆发的力量,灾难迎头砸来。构建和谐社会,共建美好家园,是每个人内心最美的愿望。保护生态,我们的愿望才能实现。 水是万物之源,没有水,生命就会枯竭。在目睹了灾区人民的境况后,也许我们应该若有所思。 我们生活在水源相对丰富的地区, 对水的利用已成了理所当然的索求。 此次世纪大旱的降临如钝刀割肉, 时间把巨大的伤害分成了千万份, 时时挑着我们早已“麻木”的神经。 我们已不能再随意浪费水资源,有一天我们或许会警觉于水资源已然紧缺!与其临渴掘井,何不未雨绸缪?事实上,我国一直是一个干旱缺 水严重的国家。 人均淡水资源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 水污染更是不断蚕食着本就捉襟见肘的水资源, 不断蔓延着。节水不应该只是旱灾当前才被触及心灵, 不得不提的话题, 而应该成为长期持之以恒的习惯。 “不要让世界上最后一滴水变成为世界的眼泪。 ”这句令人动容的节水宣传语应时刻警惕我们——请不要透支世界的眼泪, 否则我们的身心也得遭遇一场严重的干裂。

文档评论(0)

158****380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