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践行三爱三节, 争做文明学生 —— 1 3 5 玉 雕 目录 什么是三爱 什么是三节 怎样践行三爱三节 怎样做一个文明的学生 爱劳动 劳动资料又叫劳动手段,它是在生产过程中人们用来影响或改变劳动对象的一 切物质资料和物质条件。 劳动资料中最重要的是生产工具,马克思把它叫做生产 骨骼系统和肌肉系统。其次是当作劳动对象容器的物件,如导管、桶、瓶等,马克 思称它们为生产的血管系统。此外,从广义上说,劳动资料还包括除劳动对象以外 在劳动过程中所必要的一切物质条件,这些东西虽不直接加入劳动过程,石如果没 有它们,劳动过程就不能进行,或者只能不完全地进行,如土地、生产建筑物、道 路、河流等,就属于这一类。 有些东西,由于在生产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的不同, 有时作为劳动资料,有时又作为劳动对象。例如,牛被放牧时是劳动对象,被用来 耕地时则是劳动资料,而被宰杀时便又成了劳动对象。有的东西,还可在同一个生 产过程中,同时作为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例如,在家畜饲养业上,家畜既是饲养 者的劳动对象,又是制造肥料的劳动资料。 劳动资料和生产资料是两个不同的范 畴。生产资料是人们从事生产所必需的一切物质条件,它既包括劳动资料,也包括 劳动对象;而劳动资料则仅包括人们用来影响或改变劳动对象的物件和物质条件, 并不包括劳动对象。 爱学习 的小格言 略翻书数则,便不愧三餐。 ( 陈字自 ) 科学上的许多重大突破,都是一点点细微的成绩积累起来的。 ( 童第周 ) 读书百遍 , 其义自现。 ( 三国志 ) 旦旦而学之,久而不怠焉,迄乎成。 ( 彭瑞淑 ) 博学之 , 审问之 , 慎思之 , 明辨之 , 笃行之。 ( 《礼记》 ) 百川东到海 , 何时复西归 ? 少壮不努力 , 老大徒伤悲。 ( 汉乐府《长歌行》 ) 读书破万卷 , 下笔如有神。 ( 杜甫 ) 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百分之九十九的血汗。 ( 爱迪生 ) 少年好学,将成大器。 ( 书摘 ) 人生是没有毕业的学校。 ( 黎凯 ) 科学的未来只能是属于勤奋而又谦虚的年轻一代 !( 巴甫洛夫 )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 赵翼:《咏史》 ) 读书之法 , 在循序而渐进 , 熟读而精思。 ( 朱熹 ) 爱劳动 的小格言 1 、只有人的劳动才是神圣的。 —— 高尔基 2 、知识是从刻苦劳动中得来的,任何成就都是刻苦劳动的结果。 —— 宋庆龄 3 、在人的生活中最主要的是劳动训练。没有劳动就不可能有正常的人的生活。 —— 卢梭 4 、应该记住,我们的事业,需要的是手,而不是嘴。 —— 童第周 5 、要工作,要勤劳:劳作是最可靠的财富。 —— 拉 · 封丹 6 、我只相信一条:灵感是在劳动时候产生的。 …… 劳动,这是一切钝感的最好的医 生。 —— 奥斯特洛夫斯基 7 、我知道什麽是劳动:劳动是世界上一切欢乐和一切美好事情的源泉。 —— 高尔基 8 、我觉得人生求乐的方法,最好莫过于尊重劳动。一切乐境,都可由劳动得来,一切苦 境,都可由劳动解脱。 —— 李大钊 9 、完善的新人应该是在劳动之中和为了劳动而培养起来的。 —— 欧文 10 、体力劳动是防止一切社会病毒的伟大的消毒剂。 —— 马克思 11 、所有现存的好东西都是创造的果实。 —— 米尔 12 、世间没有一种具有真正价值的东西,可以不经过艰苦辛勤劳动而能够得到的。 —— 爱 迪生 13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给我们开辟了一条到达理想境界的道路,而理想境界的实现还要 靠我们的辛勤劳动。 —— 毛泽东 爱学习 的小故事 匡衡 -- 凿壁透光 西汉时候,有个农民的孩子,叫匡衡。他小时候很想读书,可是因为家里穷,没钱上 学。后来,他跟一个亲戚学认字,才有了看书的能力。 匡衡买不起书,只好借书来读。 那个时候,书是非常贵重的,有书的人不肯轻易借给别人。匡衡就在农忙的时节,给有钱 的人家打短工,不要工钱,只求人家借书给他看。 过了几年,匡衡长大了,成了家里的 主要劳动力。他一天到晚在地里干活,只有中午歇晌的时候,才有工夫看一点书,所以一 卷书常常要十天半月才能够读完。匡衡很着急,心里想:白天种庄稼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