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_《乡下人家》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小学语文_《乡下人家》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1.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乡下人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本课生词,掌握多音字“冠”“结”。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优美段落、语句,感受乡村生活的美好。 3、体会作者善于抓住最平凡的事物、最普通的场景来描写乡村生活特点的写法,学习作者对动植物生动形象的拟人化描写。 (2、3为本课教学的重点。) 教学过程 课前欣赏歌曲 播放《走在乡间的小路上》,顺势导入新课。 师:老师发现咱同学都陶醉在这乡间小路上了,是不是这图片、这歌声勾起了我们有些同学甜美的回忆?你想起了什么?(生谈) 师:乡村生活呀真有说不完的情趣,下面就让我们跟着作家陈醉云优美的笔触一起走进乡下人家,一起领略这悠闲惬意的乡间生活。(板书)(齐读课题) 二、检查字词,整体感知 1、师:课文,我们之前已经预习了,那么这些生词,你会读了没有?(出示课件)读的时候注意老师标红字的读音和写法,自由练读一下。 (指名读、正音、评价、强调多音字、齐读) 注意多音字“结”“冠” 师:仔细观察“瞧”“捣”两字,你发现有什么共同特点?(左右结构) 在书写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左窄右宽,左边偏旁窄一些。) (师范写,生书空,在练习本上规范美观的写两个。) 2、师:下面,请大家速读课文,看看作者为我们描绘了乡下人家哪些美丽的景物?(生谈) 师:美景太多了,老师把它们都整理在课件上了,结果发现我竟然作了一首诗。大家读读看看,美不美?(出示课件) 长藤绿叶瓜架,春笋翠竹繁花。鸡群悠闲自在,小桥流水戏鸭。 傍晚餐景如画,纺织姑娘轻唱,最美乡下人家。 (自由读) 师:美不美?让我们一起来美美地读一读。同学们看,作者就是通过抓住乡村生活中这些最平凡、最普通却又独具特色的景物描写出乡下人家的特点,让我们感受到乡村生活的美好。 3、师:这“最美乡下人家”是老师根据课文中的一句话改编的,谁知道是哪一句话?(板书:独特、迷人)看看这句话在文章的什么位置,有什么作用?(总结全文,升华主题)像这样的句子,我们称它为——中心句,即全篇文章都围绕这句话来写。大家将它标记在这个段落的旁边。 三、自主学习,组内交流 师: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美景这么多,你最喜欢哪一处?下面就让我们再次走进课文,感受精彩文字的表达魅力。(出示课件): 1、找出你最喜欢的一处风景,美美地读一读,想想从哪些语句感受到乡下人家的独特、迷人?画下来,并简单写写自己的感受。 2、组内朗读交流,智慧共享。(学生自主学习交流5分钟) 四、班上展示,精品读悟 1、师:在老师眼里,同学们专心读书的样子就是这课堂上最美的一道风景!老师请这几位图画的作者来谈谈自己的感受。略处理段落点评: 屋前这长藤绿叶瓜架,不仅是可爱的、别有风趣的装饰,还给乡下人家带来了丰收的喜悦。 是呀,一年四季都有鲜花陪伴,这农家小院真是迷人! 鸭子与人类就像朋友一样,和睦相处,真好! 这样天高地阔地吃饭,的确很独特、很迷人。 雨后冒春笋:几场春雨过后,到那里走走,常常会看见许多鲜嫩的笋,成群的从土里探出头来。 2、师:老师也喜欢这幅春雨后的竹笋。(出示课件)大家自己读读这句话,看看有没有哪一个词语特别吸引你?为什么?(指名说:探) 师引导:写活了。有趣吗? 3、你们能不能试着学一学这些小竹笋从土里探出头来的样子? 师:多可爱的一群小竹笋啊,告诉老师你探出头来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生答) 师:多富有情趣的一幅画面啊!来,可爱的小竹笋们,让我们再来一起朗读享受一下吧。(齐读) 小结:一个“探”字,让竹笋充满了情趣,如同一个个淘气的娃娃,和人捉迷藏一样从土里探出头来,充分展示了春季勃勃的生机,也让我们感受到了作者对这竹笋的喜爱之情。这种写作手法叫什么?(板书:拟人)对这种把物当作人来写的修辞手法就是拟人,咱同学在作文中也经常用。大家也把它记在课文中这句话的旁边。 师:鸡是乡下独特的景观,在乡下无论什么地方总能看到三五成群的鸡。同学们看,老师把他们请来了。(出示课件) 竹林鸡觅食:从他们的房前屋后走过,肯定会瞧见一只母鸡,率领一群小鸡,在竹林中觅食;或是瞧见耸着尾巴的雄鸡,在场地上大踏步地走来走去。 师:再找同学起来读一下这句话,其他同学边听边体会:这是怎样的一只母鸡?这是怎样的一只雄鸡? (生谈:母鸡---充满母爱,公鸡---像一名将军;) 师: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率领、大踏步)大踏步是怎么个走法?我找个男同学上来走走看看。什么感受?带着你的骄傲与威风,朗读一下。 同学们一起来读一下这个句子,把把母鸡慈母的形象,雄鸡雄纠纠、气昂昂的样子读出来! 作者用了什么手法?(拟人) 师:作者用这拟人手法真是出神入化,还有一幅画面作者也是用这个办法写的,谁知道?(出示课件) 秋夜催眠曲:秋天到了,纺织娘寄住在他们屋前的瓜架上。月明人静的夜里,它们便唱起歌来

文档评论(0)

ehuanl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1505200300001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