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_端午粽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小学语文_端午粽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端午粽》教学设计 新课导入 1、提问:同学们知道农历五月初五是什么节日吗? 端午节有哪些习俗呢? 让我们一起走进第十课《端午粽》,看一看这一课讲了端午节的哪些故事。 2、师生共同板书课题,并学习生字“端”和“粽”,认识立字旁和米字旁。 初步感知课文 1、生听录音标出课文自然段,并初步感受课文中长句子的读法。 2、生自由尝试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识记生字 1、初识生字:出示课文中的生字词(标有注音),分别请两位小老师领读,纠正个别字的读音。 2、识记生字:引导学生观察字形,利用识字方法记住生字并说给同学们听一听,比如:编谜语、加一加、换一换等识字方法。 3、游戏巩固识字:接火车识读生字。 深入理解课文,指导朗读 既然我们认识了这么多的生字,同学们肯定迫不及待的想来学习这篇课文了,下面我们就一起走进《端午粽》,来看一看在端午节到底发生了些什么事情。 1、第一自然段:这里有一个时间,是什么时候?——端午节。 外婆做了些什么事情呢?她希望我们回去吃粽子吗?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指导学生体会“盼着”一词的意思,感受外婆的心情,并能 有感情的朗读这一自然段。 第二自然: (1)外婆包了一锅粽子,那她包的粽子是什么样子呢? (生边回答师边板书) 这么漂亮的粽子谁愿意再开读给大家听听? 课件重点标示“青青的”“白白的”“红红的”三词,生观察这都是描写颜色的词语,除了课文中青青的箬竹叶,白白的糯米,红红的枣之外,还可以说青青的(),白白的(),红红的(),进行词语拓展训练。 外婆包的粽子这么漂亮,吃起来的味道怎么样呢? 闻起来——清香,吃起来——又黏又甜。 第三自然段 (1) 这么好吃的粽子只有一种味道吗? 生边回答边课件出示各种不同种类的粽子。 这么多种味道的粽子吃起来是什么感觉呢?你从课文中的哪个词可以看出来?——美滋滋。 哪位同学可以把美滋滋的感觉读出来? 既然粽子这么好吃外婆为什么还要我们带一小篮粽子分给邻居呢?引导学生学会分享快乐。 (3)量词拓展训练:一锅粽子,一篮粽子,一盘粽子,一个粽子 第四自然段 现在我们知道了外婆包的粽子的样子、花样和味道,但这些粽子和端午节有些什么关系呢? 原来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同学们谁可以给大家讲一讲屈原的事情? 师总结:屈原是一位爱国诗人,最著名的代表作是《离骚》,还是“楚辞”这一文学体裁的开创者,吃粽子就是为了纪念屈原。 五:拓展延伸 你知道我国还有那些传统节日吗?他们分别有哪些传统习俗呢? 《端午粽》教学效果分析 《端午粽》是人教版小学一年级第四单元的一篇课文。课文条理清晰,围绕端午粽,以儿童的口吻生动的向我们介绍了粽子的样子、味道和花样。 本课所教授的是一年级的学生,这些学生已经熟练掌握了汉语拼音的拼读,学生能够利用多种方法独立识字,而且一年级的学生具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对粽子比较熟悉,所以学生可以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进行学习。 充分利用多媒体再现课文内容,促进教学的形象性。由于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对于直观的表象更具吸引力,更易于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在教学一开始,就为学生展示了端午节不同习俗的图片,学生观看后都不由自主的发出阵阵赞叹。在教学中,有展示了外婆包的粽子的样子和花样,让学生真切感受到外婆盼望我们回去的心情。多种图片的展示,避免枯燥乏味的课文学习,让学生在轻松的分稳重读懂了课文。 充分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在本课教学中,能做到尊重学生、信任学生,尽可能创设条件,提供各种吸引学生学习、自主参与的机会。比如:在识记生字环节,让学生自己利用各种办法学习生字,这样学生运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识记,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展示,同时对生字的掌握也会比较牢固。 不断丰富学生想象,链接生活实际,促进学生的语言积累。人们常说,文学作品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这篇课文非常贴近生活实际,必须与生活联系起来学,才能学的灵活,学的透彻。比如在学习粽子的味道“又黏又甜”时,可以让学生说一说自己吃粽子时的感受,一下子就明白了“又黏又甜”这个词的意思。再比如在学习“美滋滋”这个词时,可以结合上下文学习“美滋滋”时高兴还是不高兴?可以让学生来表演一下什么是美滋滋,再说一说和“美滋滋”一样形式为ABB式的词语。这样不仅拓展了课堂教学,更进一步丰富了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积累。 这里,教师根据主观的思路提出了许多的问题,而这些问题的范围都很小,解答距离很短,缺少思维强度,固然能使学生易于应答,紧跟教师的“教路”走,可以保证按时完成教案,但因此学生失去了主动学习的机会,掩盖了学习过程中应有的矛盾和思维碰撞。 《端午粽》教材分析 《端午粽》是2016

文档评论(0)

ehuanl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1505200300001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