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8.1 、上汽滑销系统特点 ? 所有高中压汽缸、低压内缸及转子均通过轴承座直接支撑在基础上, 采用小摩擦系数的金属保证机组的运行灵活(不采用润滑剂)。整个 机组的膨胀系统设计具有下列特点: 高、中、低压轴承座固定在基础上,其支撑汽缸的结合面采用小摩擦 系数金属使汽缸能自由膨胀。 高中压与基础的支架(死点)在高中缸之间。 低压内缸也通过轴承座直接支撑在基础上,为保证低压缸内的动静间 隙,内缸通过推力拉杆与中压外缸连接。 凝汽器与低压缸焊接刚性连接,凝汽器支撑在基础上,也可轴向膨胀。 转子的推力轴承(相对死点)也在高中压之间。 ? ? ? ? ? 8.1 、 本体结构特点-上汽 ? 上汽采用德国西门子技术,是反动机型。总体结构 布置从机头到机尾依次串联一个单流程 “ H ” 型圆 筒高压缸、一个“ M ” 型双流中压缸及两个“ N ” 型 双流低压缸。高压缸共 14 级,中压缸共 2 × 13 级, 两个低压缸压力级总数为 2 × 2 × 6 级,末级叶片高 度为 1146mm ,轴向排汽面积为 10.96 m2 ,总 轴向排汽面积为 43.84m2 ,机组总长为 29m 。主 汽门、调节门直接和高压缸连接,中压联合汽门直 接和中压缸连接,本机组无主蒸汽和再热蒸汽导汽 管。上汽高压模块的解体和重装必须使用专用工具, 且要切除高排及抽汽等管道,较为困难。 8.1 、 本体结构特点-上汽 ? ? ? ? 无中分面的单流圆筒型高压缸:圆筒型高压缸以紧凑的轴向法兰连接,可承受更高的压力 和温度,有很高的承压能力。 ? 高压缸第一叶片级的独特技术风格:第一级低反动度 20% ,以降低转子温度;全周进汽、 无附加汽隙激振;大动静距离有利防冲蚀;滑压运行低负荷效率高 ; 滑压运行大幅降低第一级 载荷,解决强度问题,单流程效率高。 ? 全周进汽滑压运行与补汽阀调频技术:汽轮机补汽阀技术是从 TMCR 工况开始,在汽轮机主 汽阀后、主调阀前引出一些新蒸汽 ( 最大为~ 8%TMCR 进汽量 ) ,经节流降低参数后进入汽轮 机高压第五级动叶后空间,主汽流与补充蒸汽混合后在以后各级继续膨胀做功的一种措施。大 于额定负荷或调频时开启补汽调节阀,但有节流时会降低机组效率。 ? 主调门及再热调门的独特技术风格:无蒸汽管道,直接与汽缸相连。切向进汽,结构紧凑、 损失小、附加推力小。 ? 双流中压缸的进汽结构:在中压缸进口有四个切向进汽孔,利用涡流原理,能量转换为动 能后,温度可下降 15 ℃左右,起到冷却中压转子的作用。 ? 全三维的弯扭 ( 马刀型 ) 叶片:所有的高中低叶片级 ( 除末三级 ) 均为弯扭的马刀型动、静叶片; 较低反动度的叶片级;整体自带围带结构,动应力小,抗高温蠕变性能好。 ? 高中压转子通流部分采取独有技术风格:小直径、多级数,制造成本会增加,但效率高, 转子应力小。 ? 汽缸落地设计:轴承座全部支撑在基础上、动静间隙变化小;低压外缸与凝汽器刚性连接; 低压内缸以推拉装置与中压外缸连接,减少低压的相对膨胀。 ? 单轴承结构:每两根转子之间只设一个轴承,汽机轴向宽度比其他形式短 8 ~ 10m 。 ? 采用高中压缸联合启动方式。 ? ? ? ? ? ? ? 8.1 、上汽汽机外形图 8.1 、上汽高压缸结构特点 8.1 、高压缸装配 ( 无中分面的单流圆筒型高压缸:圆筒型高压缸以紧凑的轴向法兰连接) 8.1 、补汽阀结构特点 进口与主汽 门相连 8.1 、 补汽阀特点 ? 1) 与全周进汽、滑压运行配套的标准设计; ? 2) 相当于主汽门后的第三个 ( 高负荷调节阀 ) ; ? 3) 等焓节流 , 减低温度还可起到冷却高压汽缸 作用; ? 4) 补汽阀能执行单独动作指令; ? 5) 补汽阀不是补主汽阀流量不足,而是为提高 滑压运行的进汽压力,提高效率。补汽阀取代 节流调频。 8.2 、 汽轮机转子支承方式 ? 哈汽、东汽采用转子双轴承支承方式,共 8 个径向轴承,前 4 个为可倾瓦,后 4 个为椭圆 瓦; ? 上汽采用转子单轴承支承方式(除发电机转 子轴承),共 5 个径向轴承,全部为椭圆瓦, 机组长度要短 8.9 m ~ 11m ,对轴系的稳定 性也较为有利。 汽轮机转子支承方式简图 8.3 、 汽轮机进汽方式 ? 哈汽采用喷嘴调节方式,东汽采用复合配汽(喷嘴 调节+节流调节)调节方式,使用双流调节级。上 汽采用全周进汽 + 补汽阀调节方式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整理)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隐患排查方案.docx
- (陕飞二小肖方丽)教学设计课后反思.docx
- 003地下沥青油毡卷材防水层施工工艺.docx
- 01西式婚礼文化解析.ppt
- 03OptiXPTN框式设备介绍.ppt
- 07第七章再保险定价与准备金评估解析.ppt
- 08标管片生产监理细则.docx
- 1 工业相机原理及选型指导解析.ppt
- 1.1.1构成空间几何体的基本元素.docx
- 1.2.1平面的基本性质.docx
- Unit7CareersLesson2CareerSkills课件高中英语北师大版选择性3.pptx
- 四川省广安第二中学高三下学期二模物理试卷.docx
- Module2Unit1ShelearntEnglish(课件)英语五年级下册3.pptx
- Unit2ie(课件)牛津英语自然拼读世界第三级 4.pptx
- Unit4Whenistheartshow_PBReadandwritetwonewkittens(课件)人教PEP版英语五年级下册 2.pptx
- Unit2WildlifeProtectionListeningandTalking课件高中英语人教版.pptx
- 黑龙江省大庆实验中学高三得分训练(二)文科综合试题.docx
- 第11课《山地回忆》教学设计-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1).docx
- 《和田的维吾尔》2教学文案.ppt
- 7.1力课件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05】.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