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埠通商对近代奉天工商业发展的影响浅析(1906—1931).docxVIP

开埠通商对近代奉天工商业发展的影响浅析(1906—1931).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开埠通商对近代奉天工商业发展的影响浅析(1906—1931) 奉天开埠是清政府根据1903年与美、日签订《中美、中日共议通商行船续约》中规定而确定,且“奉天开埠系中国与美日立约时声明自行开放。①”一国开埠往往是根据相关条约的议定、双方或多方各国互惠平等的关系而施行的。但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几乎每一次对外交涉,清政府总是要割地赔款、开放口岸,根本就不存在与列强之间的互惠平等,因而开埠只能是单方面的,即向列强开放口岸。以往,很多通商口岸多在东南沿海地区、多为清政府被动开放的,而这次奉天开埠却不相同,它是在东北地区且还是自行开放的。 一、奉天开埠 1906年盛京将军赵尔巽根据清政府的指示自开奉天商埠地,“……在城西十间房一带租地建筑经营商业,嗣经制军赵尔巽于外攘关外辟地一万余亩划为商埠界。②”根据当时的统一规划,“商埠至小西边门外铁路敷设地界,东至练兵公所起,西至铁路停车场止,北至御花园前起,南至十里码头止。③”奉天商埠地从整个城市城市结构看位于老城区和“满铁附属地”之间,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当时,清政府决定开埠奉天,除因为受到美、日两国的压力外,还有更主要的原因。日俄战争结束后,奉天受到日本的控制越来越严重,1905年日本成立“奉天军政署”、1906年 6月又成立的掠夺我国东北资源的大本营“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面对日本这种侵略势头,清政府倍感压力,遂决定自动开埠。这样,一来可以缓解日本对奉天老城的渗透,以商埠地作为一个过渡的地带;二来借鉴营口开埠地的成功经验,发展本地的民族工商业抵制对日本经济的依赖。 伴随着商埠地的设立,当局同时还成立了奉天商埠总局,负责管理埠内的一切日常事务。商埠地在建设之初,就借鉴了“满铁附属地”的设计,划分为正界(分为南、北两处)、副界、预备界三种不同的地段,其功能也各不相同。由于当时的商埠地位于奉天老城之外,所以土地多由私人手中收购而来,以原有的道路为界限,分批开发。 二、对奉天工商业产生的影响 在对待奉天开埠作用的问题上,从晚清政府到民国年间奉系集团执政东北时期,始终把通过建设商埠地以带动奉天实业发展作为重点。早在张作霖执政东北初期,就把发展实业作为首要任务,“张巡阅使由京返奉,继深知发展实业为欧战终了后,迫不可缓之事,故拟筹经费设立实业厅,以专责成。④”在当时的情况下想要发展实业,就必须依托奉天土地的两大经济板块,一为自开的商埠地,二为日本控制下的“满铁附属地”。“满铁附属地”为外商经营把持,而当时的要想发展独立的工商业就只能依靠自开商埠地。所以到1919年时,张作霖决定在商埠地的正界之南开建南市场,希望以此发展自己的民族工商业,同时对“满铁附属地”也起到牵制的作用。后来,由于南市场的成功开辟,张作霖又命在北正界内开辟了北市场。短短几年北市场内工商业云集,场内资金充足、管理较好又有政府的支持,很快成为奉天新兴商业中心之一,与老城内的四平街互为依靠。如今的北市地区依然是沈城繁华的商业中心地区之一。 (一)直接影响 1.推动了一批近代奉天本地民族工业的形成 近代奉天一批具有代表性的民族工商企业很多都是在商埠地内发展起来的,其中最有代表的如奉天纺纱厂、惠临火柴公司。一战后,棉布成为日常生活最紧缺的物品,百姓衣着布料奇缺。1921年,由奉天省省长王永江督办的,拥有官民合资450万元,占地280余亩的奉天纺纱厂在商埠地北市场西口建立起来。1923年奉天纺纱厂由国民政府颁发执照并正式营业,厂内全部机器设备都引自美国,拥有织机近200架,自建厂伊始“主要业务为纺纱织布,以提倡实业开辟利源为宗旨⑤。”奉天纺纱厂作为东北最大的纺纱工厂,在当时棉布成为日常生活最紧缺的物品对发展东北的工商业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惠临火柴公司是由著名的爱国实业家张惠霖创办的,它是奉天最早创立的民族企业之一。它位于北市场的皇寺后边,集资超过18万元,生产著名的麒麟牌火柴,后来改为双鹤牌火柴。在此之前,奉天地区的火柴均由瑞典和日本公司生产的火柴所垄断,自惠临火柴公司创办以来情况大为改变。因其质量优良、价格低廉很快就挤掉了日本的磷寸(火柴)株式会社,初步占领奉天市场。后来,张惠霖又联合其他厂商成立奉天火柴同业联合会,携手挤掉东北最大的瑞典火柴生产投资公司—瑞典瑞中洋行,称霸东北火柴市场。可以收,惠临火柴公司是奉天民族品牌的骄傲,不仅使东北有了自己的民族品牌,而且还大大抵制了外资对东北的经济侵略,极大地提高了民族自信心。此外,还有很多大型商场如北市、民生、中原、公和等商场,都为促进当时乃至后来奉天民族工商业的发展起到积极影响。以上企业都是在奉天开埠以后兴起的,也都是在奉天商埠地界内建立的,足见开埠通商确实为发展奉天民族工商业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2.推动了近代奉天

文档评论(0)

s6485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20215050000015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