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筑梦广寒宫.docxVIP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最新资料推荐 ------------------------------------------------------ “嫦娥”筑梦广寒宫 嫦娥 筑梦广寒宫 2019 年 12 月 14 日晚, 远赴太空的嫦 娥三号月球探测器在月球虹湾着陆区着陆, 中国访客 让沉寂的广寒 宫 不再清虚寂寥。 中国人千百年来的登月梦想, 终于由嫦娥 变成现实。 月 15 日 23 时许, 正在月球上开展科学探测工作的嫦娥三号着陆器、巡视器顺利完成互拍。 通过电视直播展示的照片可以看到, 在虹湾地区布满砾石和尘埃的灰黑色月面上, 着陆器被阳光照得一片金色, 月球车胸前 的五星红旗鲜艳夺目。 随后, 中国探月工程总指挥马兴瑞宣布, 嫦娥三号 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作为我国探月工程绕、 落、 回 三步走中承上启下的关键一步, 嫦娥三号自 12 月 2 日发射升空以来, 在为期 14 天的太空旅行中先后突破多窗口窄宽度准时发射、 月面软着陆、 两器分离等关键技术。 两器 的成功互拍也意味着它们携带的载荷顺利工作, 嫦娥三号实现软着陆、 开展就位探测和巡视勘查 的任务目标已经实现。 而随着嫦娥 成功落月, 玉兔 信步虹湾, 中国的探月步伐也将迎来新的征程。 可以预见, 肩负着探月使命的嫦娥, 在未来承担更多中国深 1/10 空探测重任的同时, 还将用更为广阔的视野和开放包容的心态, 与世界各国分享探月成果。 或许, 届时的广寒宫 将成为人类探寻宇宙奥秘的新起点。 从升空到着陆,  肩负中国探月工程落月  重任的嫦娥 三号进行了 为期 14 天的太空旅行, 并最终着陆于月球北纬 度、 西经 31 度的虹湾地带。 此次奔月 主要分为发射、 圆轨道绕月、 椭圆轨道绕月、 力下降、玉兔 登月和月面工作六大工作阶段。  43 动 第一阶段: 飞行 5 天 长征三号乙遥二十三运载火箭搭载嫦娥三号在 西昌发射, 由运载火箭直接送入近地点约 200 千米、 远地点约 38 万千米的地月转移轨道。 飞行时间约为 5 天, 其间进行 2 至 3 次中途修正。 第二阶段: 圆轨道绕月 4 天 近月制动后, 进入 100 100 千米的环月圆轨道, 运行约 4 天后, 实现变轨。 第三阶段: 椭圆轨道绕月 4 天 变轨后进入 10015 千米的椭圆轨道,运行约 4 天后, 从高度约 15 千米的近月点开始动力下降。 第四阶段: 下降 720 秒后着陆 动力下降的时间为 720 秒。 其间, 嫦娥三号利用微波测距敏感器、 激光测距敏感器进行 --------------------------------------------------------------- 最新资料推荐 ------------------------------------------------------ 对月测距测速, 利用光学成像敏感器在接近段进行粗避障, 利用激光三位成像敏感器在悬停段进行精避障, 实现安全区软着陆。 第五阶段: 玉兔 登月 着陆后, 完成月球车释放, 着陆器建立工作状 态。 玉兔号 月球车移动到转移机构上, 随转移机构运动到位, 并 驶离转移机构, 抵达月面。 第六阶段: 月面工作 3 个月到 1 年 此后, 在月昼期间, 着陆 器在原地进行科学探测, 月球车进行巡视勘察。 着陆器在月面的工作时间是一年, 月球车为三个月。 截至目前, 不包括嫦娥三号, 世界上共进行了 129 次月 球探测活动。 其中, 美国 59 次, 前苏联 64 次, 日本和中国各 2 次, 欧洲太空局和印度各 1 次,成功或基本成功 66 次,失败 63 次,成功率仅为 51%。 为攻克难关, 保证任务圆满完成, 科研人员在发射、 测控、着陆等几大方面实现了历史性突破。 发射窗口是指适合航天器发射的时间范围, 此范围的大小亦称发射窗口的宽度。 据运载火箭系统总指挥岑拯介绍, 本次任务的窗口期为 3 天, 3/10 共设计了 6 个发射窗口。 岑拯说, 发射窗口的选择需符合多项条件, 首先是我国 测控地理位置,以及航天器入轨之后和太阳、 地球的相互关系。 探测器与火箭分离后, 要能接收测控通讯信号, 又要照到阳光, 能吸收太阳能。 同时本次任务是要奔赴月球, 因此要兼顾月球运动规律。 此外为了预防受到恶劣天气条件的影响, 需要选择连续 3 天以上的窗口期。 2019 年 12 月的这个窗口期, 正是在多种条件下筛选而出的。 在 3 天的窗口期中, 每天有 2 个发射窗口, 共计 6 个。与普通航天器相比, 嫦娥三号的发射窗口要求更为苛刻。

文档评论(0)

151****045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