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临床营养学 第一节支气管哮喘 一 概述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一种以肥大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反应为主的气道变应性炎症,主要特征是气道高反应性。主要病理表现为粘膜出现炎性水肿,腺体分泌增加,支气管平滑肌痉挛收缩导致气道狭窄,哮喘多在12岁之前发病,成午男女患病率接近,约20%病人有家族史。 根据机体对抗原发生反应的迟缓,可将哮喘分为:①速发性哮喘反应:指机体再次接触抗原时,肥大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释放组胺、趋化因子等,使平滑肌立即发生痉挛,此时病人以呼吸困难、无咳嗽为特征;②迟发性哮喘反应:较常见,指机体再次接触抗原后2~8小时甚至更长时间才发作的哮喘,是支气管壁内大量炎性细胞释放出炎性递质(如白三烯、前列腺素、血栓素、血小板活化因子等)的结果,这不仅加重炎症,还可形成粘液栓阻塞气道,导致通气障碍,此时病人出现咳嗽、咳痰。 (一)病因 根据发病原因与发病年龄,可将哮喘分为:①外源性哮喘:有过敏原,如花粉、真 菌孢子、灰尘、油烟等,属Ⅰ型超敏反应,多有家族过敏史,常于童年、青少年时期发 病;②内源性哮喘:多无过敏原,少有过敏史,可能由体内感染引起,常见于成人。 Ⅰ (二)主要临床表现 哮喘发作时,主要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呼气性呼吸困难,伴哮鸣音,呼吸常在 28次/分以上,脉搏超过110次/分。严重者不能活动,语不成句,呼吸与脉搏更快, 胸部呼吸音消失,血压下降,大汗淋漓,神志焦躁或模糊。危重病人呼吸肌严重疲劳, 出现奇脉。 轻症哮喘常可自行缓解,缓解期无任何异常。长期反复发作、感染者可并发慢性支 气管炎、肺气肿、肺心病等。 二、营养代谢特点 轻症哮喘不会引发严重的代谢紊乱,重症哮喘病人多伴营养不良,主要原因有: ①呼吸道阻塞引起呼吸短促,进食可加重呼吸困难,从而影响病人进食量及消化吸收功能;②缺氧、二氧化碳潴留、长期服用抗生素或茶碱类药物等因素均可刺激胃肠道粘膜 而影响消化吸收功能;③肺心病可导致胃肠道淤血而出现消化吸收障碍;④气道阻力增 加、呼吸道反复感染等导致哮喘病人能量消耗远高于下常人,发作期更高。 三、营养治疗原则 对哮喘病人进行营养治疗的主要目的是避免出现营养不良,减少食物对粘膜的刺激,避免摄入致敏食物。 1.避免致敏食物 病人出现症状并怀疑是哮喘时,应观察日常饮食中有无致敏因素,调整饮食结构,去除致敏食物。 2.轻症哮喘 轻症哮喘病人发作时应摄入流食或半流食,能量及营养素供给量可稍低于正常入需要量,经口摄入不足者可由静脉补充;缓解期间能量及营养素需要量与正常人相同,摄入普食即可。饮食宜少量多餐,细嚼慢咽,不宜过饱。 3.重症哮喘 对重症哮喘病人应给予足够的能量及营养素。 (1)能量:能量需要量按“BEEx应激系数”计算。发作时,按症状轻、中、重不同,应激系数分别为1.3、1.5、2.0。缓解期内,应激系数以1.2计。 (2)蛋白质:适量的蛋白质供应可改善病人营养不良状况,增强免疫功能。但过量补充会使耗氧量增加,增强呼吸中枢对低氧、高碳酸血症的反应,使每分通气量与呼吸负荷增加,使症状加重或不利于病人康复。哮喘病人每日蛋白质摄入量以占总能量 14%—18%为宜,以优质蛋白为主。 (3)脂肪:足量的脂肪供应可减少高碳水化合物负荷、节省蛋白质、促进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降低二氧化碳分压与每分通气量,避免摄食后发生的呼吸急促困难。哮喘病人每日脂肪摄入量应占总能量的32%~36%,以植物油为主,可适当食用深海鱼油。 (4)碳水化合物:适量的碳水化合物可调节低氧性肺血管收缩反应。但过快、过量的摄入碳水化合物,可引起高血糖症、渗透性利尿、脂肪代谢受阻、机体代谢负荷增加等。高血糖引起胰岛素分泌增多,还可导致因低磷血症发生(或加重)而出现(或加重)的呼吸肌无力。高碳水化合物的摄入可使血中二氧化碳浓度和每分通气量增加,出现呼吸急促困难甚至呼吸衰竭。因此,哮喘病人每日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为总能量的50%即可,应避免迅速、大量进食碳水化合物,避免过多食用纯碳水化合物类食物。 4.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长期反复发作的哮喘病人可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简称慢阻肺),严重者发生呼衰、肺性脑病,临床多使用呼吸机辅助治疗,对此类病人宜采用管饲进行营养治疗。根据病人病情确定能量供给量;管饲食物中碳水化合物含量应低于正常人标准,以不超过40%为宜,以减轻呼吸系统负担,降低渗透压;脂肪供给量可相应增加,以40%~45%为宜,增加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比例,适当添加中链脂肪酸,以提高脂肪的代谢率及利用率;蛋白质供给量为15%—20%,过高会使症状加重。因管饲食物中脂肪含量较高,可添加有助于脂肪代谢的特殊营养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金顺电子材料产业园环境影响报告表.docx VIP
- 化工原理练习与答案.doc
- (正式版)D-L∕T 801-2010 大型发电机内冷却水质及系统技术要求.docx VIP
- 《心理危机与日常调适:写给少年们的10封信》随笔.docx VIP
- 〖GB50157-2013〗地铁设计规范.docx VIP
- 2025年中考英语听力技巧与策略教学+课件.pptx VIP
- 辽2015J601 楼梯标准图集.docx
- 景观桥亮化施工方案.docx
- -求数列通项公式的方法总结ppt(11种方法举例)-.docx VIP
- 第7课+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与世界格局的演变 高一下学期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