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交流理论.docx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整合交流理论 自上世纪 90 年代以来,在国际跨文化适应研究理论界,逐 渐以将适应视为多元文化融合的思想取代以往以“熔炉”和 “同化”定义跨文化适应的一元论。 研究重点, 不断由传统的对 心理与行为变化的关注与总结转向更具宏观性和综合性的对 “文化自我”( cultural identity )转变的重视。适应越来越 被理解为人在多元社会环境中通过学习所获得的发展, 整合交流 理论( Integrative Communication theory )较典型地体现了这 一思潮。 一、理论特点 整合交流理论的主要提出者是美国学者金姆( Kim Young Yun),其核心观点是适应者自我身份的改变是跨文化适应的内 核,其实质是个体和环境之间的契合。 即适应者面对环境压力总 是处于一种后退与前进之间的循环之中, 每一次退却后, 适应者 都会将自己的内在世界加以调整并重组。 通过两个二元对应的内 部心理机制,即将新事物内化到自我意识中的个人化机制 (individuation ),以及将自己的特点与来自不同文化的人类 共性结合起来的普遍化机制( universalization ),这种重组帮 助适应者整合不同文化的因素,并发展出跨文化自我 (intercultural identity ),从而获得更有效的文化视角和行 事方式,与环境达到更深的契合。交流,则驱动了这种文化自我 的转变。 综合来看,整合交流理论主要对以往研究中三个方面的成果 进行了综合与发展,并且形成了自己的特点。 对文化多元性的肯定与坚持 这是对戈登(Milt on Gordo n)等人在1950年代提出的文化 适应理论的批判继承。 戈登的早期研究是针对指导以移民为代表 的少数民族在文化观念、 行为方式、 身份认同等层面完全融入美 国主流社会而开展的。 因而他认为, 同化是适应的终点和成功的 标志。但是,戈登这一系的跨文化适应研究者同时具有反对种族 主义的倾向, 这种可贵的倾向, 使他在后期的研究中逐渐认识到 “我们需要强调文化的多元性以便让每个人都能为他的族群传 统而骄傲” [1] 。金姆明确否定了适应的本质是同化的观点,她 指出:“无论适应者多么努力,适应的时间有多久,完全意义上 的同化都是不可能的。”特别对于留学生这样的短期适应者, “甚至不应期许其能够完全适应”。 适应从根本上讲, “是适应 者在原有的文化身份与东道国文化之间有意或无意做出的个人 选择”, 并将其影响加以整合, 这个过程的基础依赖于多元文化 的融合。 将整合视为适应的根本机制 这是对巴里( John Berry )研究成果的发展。巴里在 1990 年将文化适应的策略分成整合( integration )、同化 ( assimilation )、分离( separation )和边缘化 ( marginalization )四种类型。以适应者保持原有文化和接触 新文化这两种相反意愿为两极( cultural maintenance?Ccultural contact ),这四种策略贯穿于整个文 化适应的过程。而后,巴里在 1997 年的研究中着重强调整合的 作用。他认为不论是在心理还是社会层面,同化、分离或边缘化 常常会造成不理想的适应结果。 因此, 应该认可不同群体对本族 群特点加以保持的要求, 以整合促进其适应。 “基于以往的实证 研究,多元文化的整合共生常常会带来正面的适应效果” [2] 。 金姆将巴里四折模型中的整合模式作为本体对待, 较成功地描述 了其运作要素与过程。 将其发展成了一个以人内在的自我整合为 核心机制, 个体与环境之间的契合为目标的综合理论体系。 她认 为,这种整合作用在个体身上, 表现为对新知识的学习和心理的 成长;作用于社会层面, 则是个体将原有的文化因素一并带入了 新的环境, 个体与环境“建立起稳定、 互惠的功能性联系” [3] 。 (三)强调对以留学生为主体的短期适应的重视 金姆吸收了弗恩汉姆(Furnham)、塔夫脱(Taft )等人的 研究成果,认为短期留居所面临的剧烈环境变化需要个体做出更 有效的“社会 - 心理”的适应性改变 [4] 。因此,她将以移民为代 表的长期适应与以留学生为代表的短期适应区分开来, 指出短期 适应存在不同于长期适应的关键影响因素: a. 对东道国社会的感 知与态度;b.满意度和心理调整;c.人际关系的模式;d.语言和 其他跨文化能力,等等。同时,她力图将长期适应的研究成果运 用到短期适应研究中。她认为,不论长期还是短期适应,很多适 应经验都是共同的 [3]17 。整合交流理论在很大意义上更关注短 期适应者。 二、核心模型与关键变量 整合交流理论对人类普遍适应能力有坚定的信心, 因而对跨 文化适应持非常积极的立场。 其认为, 人类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