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穴络穴合穴等重要穴位.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经络穴位库 1、12 原穴 原穴是脏腑的原气经过和留止的部位。十二经脉在腕、踝关节附近各有一个原穴,合为十二原穴。阴经的原穴即本经五输穴的输穴,阳经则于输穴之外另有原穴。 原穴在临床上,可以治疗各自所属脏、腑病变,也可以根据原穴的反应变化,推测脏腑功能的盛衰。 原穴的动力、原气源于肾间动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通过三焦运行于五脏六腑,通达头身四肢,是十二经脉维持正常生理功能的根本。因此脏腑发生疾病时,就会反映到相应的原穴上来,通过原穴的各种异常变化,又可 推知脏腑的盛衰。 在临床上,针刺原穴能使三焦原气通达, 调节脏腑经络功能,从而发挥其维护正气,抗御病邪的作用。另外在治疗上常用原穴配络穴,称原络配穴,治疗表里经之间的病证。 十二原穴 2、15 络穴 是络脉在本经分出部位的腧穴。十二经脉的络穴位于四肢部肘膝关节以下。 任脉络发于鸠尾,督脉络发于长强,脾之大络出于大包,合称十五络穴。 络穴的治疗作用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①络穴各主治其络脉虚实的病证。如手少阴心经别络,实则胸中支满,虚则不能言语,皆可取其络穴通里治疗。 ②络穴可沟通表里两经 。因此,不仅能治本经病,也能治相表里的经脉的病证。如手太阴肺经的络穴列缺,既能治肺经的咳嗽、喘息,又能治相表里的手阳明大肠经的齿痛、头项疼痛等疾患。 ③凡有急性炎症时,刺络穴出血,亦有良好的效果。④络穴在临床应用时既可单独使用,也可与其相表里经的原穴配合,称为原络配穴法。 3、12 募穴 脏腑之气汇聚于胸腹部的腧穴,称为 募穴” (front M u point) ,又称为 腹募穴”。 募”,有聚集、汇合之意。六脏六腑各有一募穴,共 12 个。募穴均位于胸腹部有关经脉上,其位置与其相关脏腑所处部位相近。 ;. . 募穴 4、6 下合穴 六腑之气下合于下肢足三阳经的腧穴,称为 下合穴” (lower He -sea point) ,又称 六腑下合穴”。《灵枢 . 本输》指出: 六腑皆出足之三阳,上合于手者也。”说明六腑之气都通向下肢,在足三阳经上各有合穴,而手三阳经 上又有上下相合的关系。 下合穴 5、12 天星穴 天星十二穴,为临床应用中常用的十二个要穴.原十一穴,由金.马钰(丹阳顺化真人)撰为歌诀.见载于元代国瑞《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一书。至明初徐凤《针灸大全》予以增删收入加入了太冲一穴成称为《马丹阳天星十二穴并治杂病歌》。 ;. . 十二天星穴 6、16 郄穴 郄,空隙之意。郄空是各经经气所深聚的地方, 大多分布在四肢肘膝以下。十二经脉各有一个郄穴,阴阳跷脉及阴阳维脉也各有一个郄穴,合而为十六郄 穴。 十六郄穴 7、8 会穴 八会穴,是指脏、腑、气、血、筋、骨、髓等精气所会聚的腧穴。八会穴与其所属的八种脏器组织的生理功能有密切关系。在治疗方面,凡与此八者有关的病证,均可选用相关的八会穴来治疗。 ;. . 八会穴 8、12 背俞穴 脏腑经气输注于背腰部的腧穴,称为背俞穴。背俞穴位于背腰部足太阳膀胱经的第一侧线上,大体依脏腑位置而上下排列,分别冠以脏腑之名,共十二穴。 十二背俞穴 9、8 脉交会穴 奇经八脉与十二正经脉气相通的八个腧穴,称为八脉交会穴。均分布在肘膝以下。由于奇经与正经的经气以八穴相会通,所以此八穴既能治奇经病,又 能治正经病。如公孙通冲脉,故公孙既能治足太阴脾经病,又能治冲脉病 ; 内关通阴维脉,帮内关既能治手厥阴心包经病,又能治阴维脉病。 八脉交会八穴,临床上常采用上下相应的配穴法,如公孙配内关治疗胃、心、胸部病症和疟疾,后溪配申脉,治内眼角、耳、项、肩胛部位病及发热、恶寒等表证,外关配足临泣治疗外眼角、耳、颊、颈、肩部病及寒热往来证,列缺配照海,治咽喉、胸膈、肺病和阴虚内热等。 ;. . 八脉交会穴 10、 89 交汇穴 什么是交汇穴?就是一个穴位上,有超过一条以上的经络经过,这个穴位就称为交汇穴。如 三阴交”,这个穴位大家都很熟悉,就是脾、肝、肾,三条阴经的交汇穴。那么人体上到底有多少个穴位具有同样的功能呢?恐怕很少有 人知道,即使专业人员也不大清楚。经过我们统计,一共有 89 个穴位具有 2 条或以上的经络通过。 11、 60 五输穴 十二经在肘膝关节以下各有五个重要经穴,分别名为井、荥、输、经、合, 合称 五输穴”,共记 60 个。有关记载首见于《灵枢。九针十二原》: 以上下 所出为进,所溜为荥,所注为腧,所行为经,所入为合”。《灵枢。本输》则 详细地阐明了各经井、荥、输、经、合各穴的名称和具体位置。 五腧穴是常用要穴,为古今医家所重视。临床上如井穴可用于治疗神志昏 迷 ; 荥穴可用于治疗热病 ; 输穴可用于治疗关节痛 ; 经穴可用于治疗喘咳 ; 合穴可用于治疗六腑症证等。 ;. . 五输穴 12、 24 禁针穴 禁针穴,是指这个穴位不宜用针刺

文档评论(0)

130****173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