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天净沙·秋
学习目标:
1. 了解诗的内容。读读背背,积累古诗。
2. 有感情的诵读诗歌,品味语言,体会诗歌意境。
3. 培养学生热爱古代文学的感情,提高品位和审美情趣。
学习过程:
一、激趣导入:
四时之景美不胜收,许多的文人墨客用自己的笔写下了数不清的诗文,如:(学生举例背诵)。马致
远的《天净沙·秋思》让我们体会到了秋之悲凉,今天我们再一起来学习几首写四季景色的元曲。
作者介 绍 :
白朴( 1226—约 1306 ),元代散曲作家、词人,“元曲四大家”之一。他是燠州(现在山西省河曲县
人),出生于金末一个官僚家庭,在年幼时遭遇金亡变故,与父母失散,随父母好友著名诗人元好问流亡
山东,得到元好问的培育。长大后,拒绝仕元,迁居金陵(现在南京市) ,过上隐居生活,纵情山水,以
诗酒为乐。
二、反复诵读, 整体导知
天净沙① ?秋
(元)白朴
孤村落日残霞②,轻烟老树寒鸦③, 一点飞鸿④影下⑤。青山绿水,白草红叶⑥黄花⑦。
【注释】 ①天净沙:曲牌名 ②残霞:晚霞。③寒鸦:天寒归林的乌鸦。④飞鸿影下:雁影掠 过。⑤
飞鸿:天空中的大雁。
1. 教师范读诗歌。
2. 学生仿读,反复诵读,体会诗歌的整体意境。
太阳渐渐西沉,天边的晚霞也逐渐开始消散,只残留有几分黯淡的色彩,映照着远处安静的村庄是那
么的孤寂,那么的 落寞,拖出长长的影子。炊烟淡淡飘起,几只乌鸦栖息在偻佝的老树上,时不时发出几
声令人心寒的啼叫。忽然,远处的一只大雁飞掠而下,划过天际。顺着它远远望去,山清水秀;再往近处
看,霜白的小草、火红的枫叶、金黄的菊花,在风中一齐摇曳着,颜色几尽妖冶,正是一派浓浓的秋景啊!
三、欣赏导知
1. 欣赏画面:
在这支秋景曲中,作者描绘了两幅图画,色彩明暗对比鲜明,虚实对照,情从景出。
第一幅是前二句所描绘的。作者撷取了六种自然景物:村、日、霞、烟、树、鸦,再用孤、落、残、
轻、老、寒等六个感情色彩一致的词加以点 染。六个意象并置在一起,使得整幅画面笼罩着一派萧瑟的气
氛,令人感到浓浓的秋意,照应了题目“秋”。“落日残霞”不仅点明了是傍晚时分,更传递出一种“夕
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无奈惆怅之感。孤零零的小村庄,树木枯老,乌鸦出没,一点生气都没有,又
缭绕着飘渺迷蒙的“轻烟”,这样的画面使人不由得会产生一种凄凉、扑朔迷离的情思。在这里,作者正
是运用了写实的手法,描绘出一幅暗淡、萧瑟、冷清的迟暮秋景图。 。
2. 体会意境:
学生诵读体会意境。
1
布景巧妙:如此萧瑟的景色让人满目凄凉,又加上安详,温馨的小桥、流水、人家做反衬,使愁情更
为深切,悲伤更为凄沥。写景之妙尽妙于此也!
用字精准: “枯,老,昏,古,瘦, 下一字便觉愁重十分,成一句已经不能自己。至于成篇可让人 泣
不成声也。最绝处在马之前下一‘瘦’字,妙在欲写人之瘦而偏不写人,由写马之瘦而衬出其人之瘦,其
人之清贫。路途跋涉之艰辛。求功名之困苦。让人读之而倍感其苦,咏之而更感其心。读此曲而不泪下者
不明其意也。
并不是所有的地方都是如此的萧瑟、冷清,看那“一点飞鸿影下”的景象,“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
花”。这幅画面色彩斑斓,鲜艳明丽,充满着勃勃的生机,与前一幅画面在环境气氛上,形成了强烈的反
差。
同样是秋天之景, 为什么有如此大的反差 ?作者到底是想表达一种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呢?光比较这两
幅画面是找不到明确的答案的,如果联系白朴不愿在元朝做官的态度,答案就不难明白了。画面中的“一
点飞鸿”,与李白 的《送裴十八图南归嵩山其二》其一:“举手指飞鸿,此情难具论。同归无早晚,颍水
有清原。”中的“飞鸿”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都暗喻作者本人。白朴不愿在朝廷中谋职 ,却希望自己像一
只展翅高飞的鸿雁,飞离那种萧瑟、冷清、没有生气的地方,寻找到自己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小学语文爱国群文阅读课件.pdf
- 小学语文目录大全(部编版).pdf
- 小学语文知识梳理_把句子写具体.pdf
- 小学语文第一册“看拼音读课文识字阶段”_语文快乐宫4.pdf
- 小学语文第五册第四单元评估测试.pdf
- 小学语文精美硬笔书法比赛用纸(田字格a4).pdf
- 小学语文经典诵读和海量阅读校本课程纲要.pdf
- 小学语文结构化试讲模板(教师编)演示教学.pdf
- 小学语文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一上dtnl2课件.pdf
- 小学语文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一上《拼音zcs》课件.pdf
- 山东省潍坊市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统考化学试.pdf
- 山东省潍坊市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pdf
- 山东省潍坊市20182019学年初一上期中考试数学试题及答案.pdf
- 山东省潍坊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浞景学校济南版七年级生物下册课件:第三单元1.1食物的营养成分(一)重点.pdf
- 山东省烟台市福山区城关中学七年级英语上学期期末考试.pdf
- 山东省牟平第一中学高三政治一轮复习第3单元第5课.pdf
- 山东省聊城市“四县六校”高二英语下学期期末联考试题外研社版.pdf
- 山东省聊城经济开发区广平中学九年级语文下册课外文.pdf
- 山东省肥城市2015_2016学年八年级政治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试题(扫描版)鲁教版.pdf
- 山东省肥城市汶阳镇初级中学八年级英语下册《unit2i.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