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传统与鲁迅的精神至上观论文.docxVIP

儒家传统与鲁迅的精神至上观论文.docx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儒家传统与鲁迅的精神至上观论文 [ 摘 要] 鲁迅作为一个文化转型时期的作家 , 他的精神世界是复杂的 , 这表现在他一方面主张 “拿来主义” 和坚决批判传统 , 另一方面又自觉不自觉地在一些方面信奉着文化传统 , 他的精神至上观与儒家文化之间的本质联系就体现出民族传统在他的文化心理上的深刻积 淀。“心学”是儒家传统的灵魂之一 , 它的核心意义就在于把 “人心”视为人格实现和历史秩序的主宰功能 , 鲁迅的“弃医从文”, 提倡个性 , 张扬科学精神 , 以及他毕生为之奋斗的思想启蒙事业 , 共同体现着一个思想模式 , 即人的精神世界的转变是社会历史变革的根本 , 这就是我们所说的鲁迅的精神至上观。 [ 关键词 ] 儒家传统 ; 思想模式 ; 精神至上观 [ 分类号 ] I2103 [] A []1001-6201(1999)02-0077-06 尽管有不同意见 , 但我还是认为中国整个 20 世纪的文化选择 , 就 总体而言 , 都表现出对西方各种势力的侵入与挑战的回应 , 这种回应 是建立在民族立场上的 , 其动机和目标是振兴中国 , 这个目标是本世 纪中国几代知识分子的共同追求 , 如果将实现这一目标看作一个过程 , 那么这个过程的逻辑起点在哪里 ?不同历史时期的知识精英们的思考虽因时代而异 , 但他们有一个共同的观点是 , 从转变国人的思想意识入手 , 即国人的思想意识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和关键 , 我们姑且将这一主张称为“精神至上观”或“精神至上主义”。 我们知道 , 鲁迅能够成为作家 , 于他的人生中的一次重要抉择。那就是他在 1906 年的弃医从文。鲁迅为什么突然弃医从文 ?人们常常把 ( 呐喊 ) 自序》中鲁迅的一段自述作为依据。用鲁迅自己的话说 , 从那一次以后就放弃了学医的理想 , 到了东京搞文艺运动去了。然而 , 当我们仔细考察鲁迅“从医” , 还是“从文”的理由时 , 就会发现问题并不那么简单。 鲁迅的从医选择是相当实际而有意义的 , 照他自己的说法是 , 一面可以救治“被误的病人” , 可以在战时做军医 ; 一面可以促进“国人对维新的信仰”。根据上面的解释 , 鲁迅对这样一种选择的放弃理由并不充分 , 因为一方面在战争时期 , 第三国的人为交战双方的一方做间谍的事是常有的 , 另一方面这现象对于中国人来说又没有普遍意义 , 并不能说明什么深刻的问题。鲁迅却因此得到三点认识 : 一是国民的精神如果“愚弱” , 体格再健壮也毫无意义 ; 二是国民救助的唯一途径是“改变他们的精神” ; 三是“善于改变精神的”“要推文艺”。很显然 , 鲁迅的这三点认识有一个共同的关怀 , 就是人的精神的重要性 , 而这种对人的精神的特别强调 , 与他所看到的那些极度悲愤和痛苦的“画面”似乎并无直接的明显的联系 , 这说明强调人的精神已经先在于鲁迅的思想结构之中了。 1907 年以后 , 鲁迅连续发表的《人之历史》、《科学史教篇》、 《文化偏至论》、《摩罗诗力说》和《破恶声论》等文章 , 集中反映 了他早期的思想成果 , 尤其是《文化偏至论》中所表达的思想更具有 代表性。在这里 , 鲁迅的思考是 , 要振兴民族大业 , 重建民族文化的辉 煌, 就“当稽求既往 , 相度方来 , 掊物质而张灵明 , 任个人而排众数。” ①很显然 , 鲁迅在将物质与灵明、 个人与众数对立起来之后 , 赞成和主 张的是“张灵明”和“任个人”。 与物质相对的“灵明” , 同传统儒家心性之学中的“心”的含义十 分接近 , 如王阳明在《 [1][2][3][4][5]

文档评论(0)

zsmfjh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