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内件设计-培训讲义.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塔板压降的校核 国内通用的 F1 型浮阀塔板的 hd 可按如下经验公式计算: 阀全开前 阀全开后 式中:u0 — 阀孔气速,m/s; uoc — 阀恰好全开时的阀孔气速(临界气速),m/s; ?V、 ?L — 分别为塔内气体和液体的密度,kg/m3。 由上两式可得临界孔速 uoc 的计算式 以上三式是由阀重 33g 和阀孔直径 39mm 的重型浮阀测定的数据关联所得。用于其它重量的浮阀时需进行修正。 塔板压降的校核 液层阻力 hl 为: 如果算出的板压降 hf 值超过规定的允许值,应对相关的设计参数进行调整,如增大开孔率 ? 或降低堰高 hw,以使 hf 值下降。 液沫夹带的校核 正常操作时的液沫夹带量为: ev ? 0.1kg液体/kg气体。 尚无 ev 较准确的直接计算式,通常是间接地用泛点率(泛点百分数) Fl 作为估算 ev 大小的依据。 泛点率 Fl :操作时的空塔气速与发生液泛时的空塔气速之比 D0.9m :Fl 80%;D0.9m:Fl 70%;减压塔:Fl 75% 经验公式: Ls , Vs —— 分别为塔内液、气相流量,m3/s; ?L , ?V —— 分别为塔内液、气相密度,kg/m3; ZL —— 板上液相流程长度,m。单溢流:ZL=D - 2Wd; Ab —— 板上液流面积,m2。单溢流:Ab=AT - 2Af; K —— 物性系数; CF —— 泛点负荷因子。 液沫夹带的校核 物 系 物性系数K 无泡沫,正常系统 1.0 氟化物(如BF3、氟里昂) 0.90 中等发泡系统(如油吸收塔、胺及乙二胺再生塔) 0.85 多泡沫系统(如胺及乙二胺吸收塔) 0.73 严重发泡系统(如甲乙酮装置) 0.60 形成稳定泡沫的系统(如碱再生塔) 0.30 液沫夹带的校核 若计算所得泛点率 Fl 不在上述范围内,则可认为 ev 超过了最大允许值,必须调整有关参数,如增大板间距HT、或增大塔径 D(降低气速)等,再重新进行校核。 溢流液泛的校核 为避免发生溢流液泛,则应保证降液管中泡沫液层的高度不能超过上层塔板的出口堰,即必须满足 ? ——泡沫层相对密度。 与降液管中泡沫液层高度相当的清液层 Hd 可由下式计算 上式中 hw、how 及 hf 可由前面介绍的公式进行计算。 液面落差Δ在 Hd 计算式中相对较小,一般可忽略不计(也可根据一些经验式进行计算)。 易起泡物系: ? = 0.3~0.4; 一般物系: ? = 0.5; 不易起泡物系: ? = 0.6~0.7。 溢流液泛的校核 液体经过降液管的阻力损失 h?,主要由降液管底隙处的局部阻力所造成,可按下面的经验公式计算: 塔板上不设进口堰时 塔板上设有进口堰时 式中:Ls —— 液体体积流量,m3/s; lw —— 堰长,亦即降液管底隙长度,m; h0—— 降液管底隙高度,m; uoL —— 液体通过降液管底隙时的流速,m/s。 第四节 负荷性能图及操作弹性 1、负荷性能图 为一定任务设计的塔板,在一定气、液相负荷范围内才能实现良好的气、液流动与接触状态,有高的板效率。 当气、液相负荷超出此范围,不仅塔板的分离效率大大降低,甚至塔的稳定操作也将难以维持。 有必要对已设计的塔确定出其气、液相操作范围。 0 1 2 3 4 5 正常操作范围 Ls (m3/h) Vs (m3/h) 1. 漏液线(气相负荷下限线) 2. 过量液沫夹带线(气相负荷上限线) 3. 液相负荷下限线 4. 液相负荷上限线 5. 溢流液泛线 漏液线(气相负荷下限线) 操作时防止塔板发生严重漏液现象所允许的最小气体负荷。塔板漏液与阀孔气速直接相关,故可用其大小作为判据。 式中, d0、N、?V 均为已知数,故由此式求出的气体负荷Vs 的下限在负荷性能图(Vs-Ls图)中为一水平线。 0 Ls (m3/h) Vs (m3/h) 对 F1 型重阀取阀孔动能因子 F0=5 时的气体负荷为操作的下限值: 1 过量液沫夹带线(气相负荷上限线) 控制液沫夹带量 ev 不大于最大允许值的气体负荷上限。将与 ev=0.1(kg液体/kg气体)相对应的泛点率Fl(如D0.8m 的大塔,取 Fl = 70%)代入下式后所得的 Vs-Ls 关系式作图而得。 此线与横轴并不完全平行,可见发生液沫夹带现象与液相负荷 Ls 也有一定关系,但主要取决于气体负荷。 0 Ls (m3/h) Vs (m3/h) 1 2 液相负荷下限线 此线为保证塔板上液体流动时能均匀分布所需的最小液量。 对平顶直堰,取 how = 6 mm 作为液相负荷下限的标准。 也称气泡

文档评论(0)

知识的天空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电子工程技术工程师持证人

推荐自动化、电气、仪表、工程、医学等精品培训教程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6月07日上传了电子工程技术工程师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