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高考语文复习古代文化常识测试题带答案解析语文.docxVIP

2021高考语文复习古代文化常识测试题带答案解析语文.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21高考语文复习古代文化常识测试题带答案解析语文 2021高考语文复习古代文化常识测试题带答案 解析 高考语文复习古代文化常识测试题带答案解析一56下列对文中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故事:旧日的制度;例行的事。如“奉行故事”“虚应故事”。《六国论》中“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之下矣”中的“故事”即此意。 B.中官:中官在古代含义较多。最初是古官名,后来还可指宫内、朝内之官。本文的“中官”指宦官,又称奄人,内官,内臣等。 C.“出为湖广左参议”中的“出”指京官外调。《琵琶行》中的“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感斯人言,是夕始觉有迁谪意”中的“出官”也是这个意思。 D.巡抚是中国明清时地方军政大员之一。又称抚台。巡视各地的军政、民政大臣。清代巡抚主管一省军政、民政。以“巡行天下,抚军按民”而名。 56.A(《六国论》中的“故事”是“旧事,先例”的意思。) 57.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郎中令,是皇帝的侍从护卫官,主要掌管宫殿门户等,属于九卿之一。虽然级别不算很高,但是多为皇帝的亲信之 人担任。 B.禁中,即宫禁。是指皇帝、后妃等居住的地方。因宫中禁卫森严,臣下不得任意出入,故称宫禁。 C.关中,指秦岭北麓渭河冲积平原一带,因为西有大散关,东有函谷关,南有武关,北有萧关,所以取四关之中之意。 D.戍漕,是指陆路运输军需物资。古代军需物资运输以水路运输为主,水路不通处辅以陆路运输。 57.D(戍漕,是指水路运输军需物资。) 58.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贞观”是唐朝太宗皇帝李世民的年号,年号是我国封建王朝帝王用来纪年的一种名称。 B.“陛下”原来指站在宫廷台阶下的侍者,后来成为与帝王面对面应对时对帝王的敬称。 C.“迁”是表示中国古代官吏调动、升贬的常用词语。一般情况下,用“左迁”来表示升官。 D.“乞骸骨”指古代官员自请退职,意为请求使骸骨归葬故乡,类似的词语还有“致仕”。 58.答案:C(左迁是贬官) 59.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曲笔,这里是指古代的史官有所顾忌或殉情避讳,而不直书其事的记载方式。 B.幸东都,旧时封建帝王到达某地称“幸”;历史上有 多地被定为东都,隋唐时指洛阳。 C.故事,是古今异义词,意思是旧日的典章制度,先例。 D.封百户,指皇帝赐予某人有百户人家的封地,这百户人家的租税供其世禄。 59.A(此处的“曲笔”意思是徇情枉法。)魏游肇为廷尉,帝私敕肇有所降恕,肇执不从,曰:lsquo;陛下自能恕之,岂可令臣曲笔也。rsquo;译文:北魏时游肇任廷尉,魏宣 武帝私下敕令游肇有所宽恕,游肇执意不从,说:“陛下自己就能宽恕他,怎么可以叫臣徇情枉法呢?” 60.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开头说刘温叟“七岁能属文,善楷隶”,这里的“楷隶”指的是“汉字七体”(汉字书写形体演变的七种体式)中的“楷书”和“隶书”。 B.第二段说“一日晚归由阙前”,“阙”是皇宫门前两边供瞭望的楼,也常用来借指“朝廷”。如张养浩的《山坡羊bull;潼关怀古》说“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C.文末说“炳、烨并进士及第”,科举殿试录取分为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的称号,第一名叫状元,第二名叫榜眼,第三名叫探花。 D.本文节选自《宋史bull;刘温叟传》,《宋史》和司马迁的《史记》、司马光的《资治通鉴》等二十四部正史,被清代乾隆皇帝钦定为“二十四史”。 60.D(《资治通鉴》是编年体史书,而钦定的二十四史都是以《史记》为范本的纪传体史书,因此,《资治通鉴》不在二十四史之列。至于《资治通鉴》算不算正史,说法不一。《汉语大词典》(电子版)【释义】正史:1.指《史记》﹑《汉书》等以帝王本纪为纲的纪传体史书。清乾隆年间诏定二十四史为正史,1921年北洋军阀政府又增《新元史》,合称二十五史。2.有以纪传﹑编年二体并称正史的。参见《明史.艺文志》。) 高考语文复习古代文化常识测试题带答案解析二 6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字,又称“表字”,往往是名的解释和补充,不管男女,只有到了成年才取名定字。 B.进士,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最后一级.政府朝廷考试者,称为进士。是古代科举殿试及第者之称,意为可以进授爵位之人。 C.比部,魏晋时设,为尚书列曹之一,尚书、门下、内史三省是隋唐时的中枢权力机构。 D.勤王,指君主制国家中君王有难,而臣下起兵救援, 称为“勤王”是因为夏商周时只天子称王,其他是公侯伯子男等诸侯。 61.A(字是成年时才取的,名不是) 6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古代,父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hongbing202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