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漳州市自然环境概况
地理位置
漳州市位于福建省南部, 北纬 23°24 ′~25 °15′、东经 116°51 ′~118°
08 ′之间。东邻厦门,东北与厦门市同安区、泉州市安溪县接壤,北与龙岩市漳
平、永定等市县毗邻,西与广东省大埔、饶平县交界,东南濒临太平洋,隔海与
台湾相望,国土总面积 1.26 万平方公里,占福建全省面积的 10.4 %。
漳州市行政辖区包括芗城、龙文区,龙海市,漳浦、云霄、诏安、东山、南
靖、平和、长泰、华安县(即二区一市八县) ,国土总面积 1.26 万平方公里,占
福建全省面积的 10.4 %,2005 年全市总人口为 456 万人。
地形地貌
本市地势特点西北多山, 东南临海,地势从西北向东南倾斜, 依次出现中山、
低山、丘陵、台地、平原。
西北部博平岭山脉、 北部戴云山余脉构成西北部的中山地貌, 山峰海拔多在
800m以上,山体规模较大,河流强烈切割,山势陡峭,沟深谷峡,土层浅薄,面
积占全市总面积的 5%;
低山处于中山与丘陵过渡带,范围较狭,海拔 500~800m,沿海地区多为古
岛屿上升而成的孤山, 山体规模不大, 但受流水强烈切割, 沟谷发育,地形破碎,
山势仍显陡峭,面积约占 20%;
丘陵分布最广,沿海各县及华安、长泰、南靖、平和等县东南部皆有分布,
海拔大多在 150~400m,一般风化层深厚,多呈圆包状山顶和平缓山坡,是主要
梯田所在地,面积约占 53%;
滨海台地海拔一般在 20~50m,主要分布于沿海盆地;
河流冲积平原主要分布在较大河流的中下游河谷开阔地段, 洪积平原零散分
布在山地沟谷或小溪流山口的山前地带, 海积平原分布在海岸地区及各大河流的
河口地带,台地平原合计占 22%。其中位于九龙江中下游的漳州平原是福建省最
2
大的平原,面积 1000km,土地肥沃,是本市精华所在。
土壤与植被
土壤
漳州市地处南亚热带向中亚热带过渡带。 境内多山, 地形起伏,母质类型多
样,成土条件复杂,土壤类型多样。山地土壤有砖红壤性红壤、红壤、黄壤、紫
色土;平原地区则分布盐土、风砂土、水稻土、冲积土等土类。受温湿生物气候
条件的影响,决定着本市土壤的形成具有以下共同特点: (1)风化淋溶强烈,铁
铝氧化物明显富集。 (2)生物物质循环旺盛。 (3)农业历史悠久,耕作熟化影响
深刻。其空间分布的特点, 主要表现在随海拨上升, 土壤呈有规律的垂直带谱分
布;以及因地域因素差异,而呈多结构形式的区域性及微域分布。
本市山地土壤的垂直分布特点为: (a )地带性土壤—砖红壤性红壤分布幅度
大,遍及全市各县,系本市各垂直带谱之基带。 (b)背山面海,海洋季风被山地
阻挡,降雨量随着海拨上升而剧增,有利于土体中铁的氧化物水化作用。因此,
黄红壤亚类较为发育, 在垂直带谱中占有重要位置, 而红壤亚类分布带较为猛烈
狭窄,仅在海拨 400— 750米的狭长地带。 (C)千米以上的山峰,地形突出,气温
较低,风力强劲,森林植被难于正常生长,多为矮化灌木丛生,草原草甸植被茂
密。但土体中铁、 铝淋溶淀积作用较为明显, 淀积层铁铝氧化物及游离铁会含量
较高,粘粒矿物 SiO2/Al 2O3 比值较低,一般在 2.0 左右,其次草甸层深厚,有机质
含量高达 20%以上,具有山地草甸黄壤的基本特征。
根据 1985年福建省第二次土壤分类系统的规律,漳州市土壤类型分为 7个土
类、 13个亚类、 31个土属。
九龙江流域 ( 漳州段 ) 的土壤主要有赤红壤、红壤、黄壤和水稻土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