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部培训讲稿:国歌、国旗、国徽背后的故事及启示(上).docVIP

干部培训讲稿:国歌、国旗、国徽背后的故事及启示(上).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国歌、国旗、国徽背后的故事及启示(上) 一个现代意义上的国家的建立和可持续发展,是需要有各种各样的基础的,比如一个代表了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政党,一支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的军队以及与政治体制相配套的经济体制。我们可以称包括但不限于政治、军事、经济的这些可以量化的基础为硬实力基础。与之相对的软实力基础,则往往和文化联系在一起。 国歌、国旗、国徽等,构成了一个现代意义上的国家的建立和可持续发展的软实力基础。这些软实力基础,不像硬实力基础那样容易衡量,但一样是必不可少的。其中,国歌就是属于国家文化软实力“辨识文化系统”中听觉方面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将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近代“国歌”、《义勇军进行曲》背后的故事及启示两个方面回望历史、启示未来,进一步深化我们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的认识。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近代“国歌” 李鸿章是洋务运动时期大清帝国的灵魂人物,可以说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但就在当时,这位“要风得风、要雨得雨”的人在一次重大的国际外交场合上遭遇了一件很大的“囧”事。 话还得从公元1896年说起,这一年,沙皇俄国的皇帝尼古拉二世举行了加冕典礼。沙皇俄国向很多国家都发来邀请,邀请这些国家派重要嘉宾、专门代表前去参加典礼。大清帝国当时派出了李鸿章李中堂,率领一个庞大的代表团,到了莫斯科。到达之后,负责接待他的沙皇俄国官员提醒说,典礼上要演奏国歌。这件事给李鸿章带来了一个大大的难题,因为大清帝国当时没有国歌。思来想去,李鸿章决定想方设法弄出一首临时的国歌来。好在李鸿章以急中生智著称,他选择了一首在他认为比较合适的诗词,然后命人用他家乡安徽的地方戏曲曲调谱曲,作为临时国歌入场曲交给了沙皇俄国官员。 李鸿章选的是唐代诗人王建所作的宫词的一部分——金殿当头紫阁重,仙人掌上玉芙蓉。太平天子朝迎日,五色云车驾六龙。今天我们说起来这件事,也不由暗暗替李鸿章捏了一把汗。当时,李鸿章有惊无险地把这件事了了之后,心里是既不爽又不安,不爽的是手下那么多人,一直没有人告诉他这样的外交场合要演奏来宾国国歌,不安的是他虽然避免了外交上的尴尬,但没有向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请示,属于典型的先斩后奏。李鸿章回国后就把这件事回报给了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并上奏恳请皇帝下旨征集国歌。 早在1896年之前的1880年,有一位名叫曾纪泽的人就曾经尝试过创作“国歌”。曾纪泽是大清帝国第二位出使欧洲的公使。他出任驻英、驻法大使时,曾有感于外交场合需要演奏国歌而当时的大清帝国没有国歌的情况,写了一首作为临时国歌——一统旧江山,亚细亚文明古国四千年!最可叹:犹太、印度与波兰,亡国恨,谈之心寒!曾纪泽创作的这首“国歌”含有一定的忧患意识,但由于种种原因,没有得到李鸿章的注意。 李鸿章回国汇报后,慈禧太后没把“国歌”当成一回事,因为当时的大清帝国算不上一个现代意义上的国家,所以对于这些必要的软实力基础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直到公元1906年,大清帝国成立的陆军部创作了一首陆军军歌《颂龙旗》,成为了大清帝国的代国歌。《颂龙旗》的歌词是:于斯万年,亚东大帝国!山岳纵横独立帜,江河漫延文明波;四百兆民神明胄,地大物产博。扬我黄龙帝国徽,唱我帝国歌! 又过了几年,大清帝国终于有了一首正式国歌《巩金瓯》。歌词是这样的:巩金瓯,承天帱,民物欣凫藻,喜同袍,清时幸遭。真熙皞,帝国苍穹保,天高高,海滔滔。这第一首大清帝国的官方国歌来得确实不是时候,因为这首国歌正式颁布是在宣统三年,也就是公元1911年。1911年10月10日,辛亥革命爆发,存在了两百多年的大清帝国被推翻。尽管严复、傅侗等词曲作者做出了努力,随着大清帝国的灭亡,这首国歌仅存在了相当短的时间。 大清帝国被推翻之后的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先生在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这时,蔡元培出任中华民国政府的教育总长,并面向全国征集“国歌”。结果,由沈彭年作曲、沈恩孚作词的《五旗共和歌》被选中,歌词是这样的:亚东开化中国早,揖美追欧,旧邦新造。飘扬五色旗,民国荣光,锦绣山河普照。我同胞,鼓舞文明,世界和平永保。应当说,这首“国歌”还是有一些新气象的。 但好景不长,很快,辛亥革命的成果就被袁世凯篡夺,中华民国的首都从南京改到了当时的北京。袁世凯出任大总统后,不仅把孙中山先生主导下的很多事情都推翻了,还把《五旗共和歌》废止了。他找人又创作了另外一首中华民国国歌《中华雄立宇宙间》,歌词是这样的:中华雄立宇宙间,廓八埏,华胄来从昆仑巅,江湖浩荡山绵连,共和五族开尧天,亿万年。这首歌于1915年正式颁布。袁世凯称帝后将“共和五族开尧天”改成了“勋华揖让开尧天”,以期影响舆论。 在1912年到1915年的过渡时期,第一届中华民国国会在开会典礼上是以《卿云歌》为临时国歌的,歌词是这样的:卿云烂兮,糺缦缦兮,日月光华,旦复旦兮,日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一帆风顺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3214312500001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