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蜀相》意思-赏析.pdfVIP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蜀相》意思-赏析.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蜀相》 意思|赏析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频烦 一作:频频)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译文 何处去寻找武侯诸葛亮的祠堂?在成都城外那柏树茂密的地 方。 碧草照映台阶自当显露春色,树上的黄鹂隔枝空对婉转鸣唱。 定夺天下先主曾三顾茅庐拜访,辅佐两朝开国与继业忠诚满腔。 可惜出师伐魏未捷而病亡军中,常使历代英雄们对此涕泪满裳! 作者:佚名 这首七律《蜀相》,抒发了人对诸葛亮才智品德的崇敬和功业未 遂的感慨。全诗熔情、景、议于一炉,既有对历史的评说,又有现实 的寓托,在历代咏赞诸葛亮的诗篇中,堪称绝唱。 古典诗歌中常以问答起句,突出感情的起伏不平。这首诗的首 联也是如此。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一问一答,一开 始就形成浓重的感情氛围,笼罩全篇。上句丞相祠堂 直切题意,语 意亲切而又饱含崇敬。 何处寻 ,不疑而问,加强语势,并非到哪里 去寻找的意思。诸葛亮在历史上颇受人民爱戴,尤其在四川成都,祭 1 祀他的庙宇很容易找到。寻 字之妙在于它刻画出诗人那追慕先贤的 执著感情和虔诚造谒的悠悠我思。下句 锦官城外柏森森 ,指出诗人 凭吊的是成都郊外的武侯祠。这里柏树成荫,高大茂密,呈现出一派 静谧肃穆的气氛。柏树生命长久,常年不凋,高大挺拔,有象征意义, 常被用作祠庙中的观赏树木。作者抓住武侯祠的这一景物,展现出柏 树那伟岸、葱郁、苍劲、朴质的形象特征,使人联想到诸葛亮的精神, 不禁肃然起敬。接着展现在读者面前的是茵茵春草,铺展到石阶之下, 映现出一片绿色;只只黄莺,在林叶之间穿行,发出宛转清脆的叫声。 第二联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所描绘的这些景物, 色彩鲜明,音韵浏亮,静动相衬,恬淡自然,无限美妙地表现出武侯 祠内那春意盎然的景象。然而,自然界的春天来了,祖国中兴的希望 却非常渺茫。想到这里,诗人不免又产生了一种哀愁惆怅的感觉,因 此说是 自春色 、 空好音 。 自 和 空 互文,刻画出一种静态和静 境。诗人将自己的主观情意渗进了客观景物之中,使景中生意,把自 己内心的忧伤从景物描写中传达出来,反映出诗人忧国忧民的爱国精 神。透过这种爱国思想的折射,诗人眼中的诸葛亮形象就更加光彩照 人。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第三联浓墨重彩,高度概 括了诸葛亮的一生。上句写出山之前,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隆中对 策,指出诸葛亮在当时就能预见魏蜀吴鼎足三分的政治形势,并为刘 备制定了一整套统一国家之策,足见其济世雄才。下句写出山之后, 诸葛亮辅助刘备开创蜀汉、匡扶刘禅,颂扬他为国呕心沥血的耿耿忠 2 心。两句十四个字,将人们带到战乱不已的三国时代,在广阔的历史 背景下,刻划出一位忠君爱国、济世扶危的贤相形象。怀古为了伤今。 此时,安史之乱尚未平定,国家分崩离析,人民流离失所,使诗人忧 心如焚。他渴望能有忠臣贤相匡扶社稷,整顿乾坤,恢复国家的和平 统一。正是这种忧国思想凝聚成诗人对诸葛亮的敬慕之情;在这一历 史人物身上,诗人寄托自己对国家命运的美好憧憬。 诗的最后一联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咏叹了诸 葛亮病死军中功业未成的历史不幸。诸葛亮赍志以殁的悲剧性结局无 疑又是一曲生命的赞歌,他以行动实践了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的誓 言,使这位古代杰出政治家的精神境界得到了进一步的升华,产生使 人奋发兴起的力量。 这首诗分两部分,前四句凭吊丞相祠堂,从景物描写中感怀现 实,透露出诗人忧国忧民之心;后四句咏叹丞相才德,从历史追忆中 缅怀先贤,又蕴含着诗人对祖国命运的许多期盼与憧憬。全诗蕴藉深 厚,寄托遥深,造成深沉悲凉的意境。概言之,这首七律话语奇简, 但容量颇大,具有高度的概括力,短短五十六字,诉尽诸葛亮生平, 将名垂千古的诸葛亮展现在读者面前。后代的爱国志士及普通读者一 吟诵这首诗时,对诸葛亮的崇敬之情油然而生。特别是一读到 出师 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二句时,不禁黯然泪下。 在艺术表现上,设问自答,以实写虚,情景交融,叙议结合, 结构起承转合、层次波澜,又有炼字琢句、音调和谐的语言魅力,使 人一唱三叹,余味不

文档评论(0)

lcm801625680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