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 登幽州台歌
【教材分析】
《登幽州台歌》是统编语文教材七年级下第五单元第20课第一首唐诗。本单元诗文中描写的景物往往浸透着作者的情感,学习借景抒情的写作手法是本单元的重点。20课《古代诗歌五首》按照古诗的年代顺序编排,《登幽州台歌》放在了第一篇,不仅仅是初唐时期的优秀作品,还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学习它对于学生感悟登高类诗歌的情感,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具有着重要的作用。七年级的学生,虽然有一些古诗词的积累,但认知能力有限,还不具备诗歌鉴赏能力,因此在教学中还要注意点滴引导慢慢培养。
【教学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读古诗,理解古诗意思。
2.从不同角度对诗歌进行赏析,体会诗人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情感。
【预习提示】
1.日积月累
(1)我收集的资料:
陈子昂(公元659—公元700年),字伯玉,唐代诗人,初唐诗文革新人物之一。因曾任右拾遗,后世称陈拾遗。
幽州台:燕国时期燕昭王所建的黄金台。修建黄金台用于招纳贤才,因燕昭王将黄金置于其上而得名,其师郭隗为例,成为当时燕昭王用黄金台招纳而来的第一位贤才。幽州台又名“蓟北楼”,也有称“燕台”。
(2)我积累的字词:怅然 涕下 念
2.思悟发现
(1)诗中“古人”和“来者”之意,诗人为什么会“怆然而涕下”?
(2)这首诗应该用什么情感来读?
(3)读完诗后,我的阅读感受和发现是:
3.学贵有疑
预习中,我遇到的困惑是: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在我国源远流长、丰富多彩的文化长河中,诗歌就像是一朵馨香独具的奇葩,永开不败。读《登鹳雀楼》,领略到王之涣“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广阔胸襟;读《登金陵凤凰台》,感受到李白“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的忧国伤怀。唐代另一位文学家,登上了幽州台,他也发出了感慨。今天我们来学习陈子昂这首脍炙人口的《登幽州台歌》。
同学们知道题目是什么意思吗?
幽州台:燕国时期燕昭王所建的黄金台。修建黄金台用于招纳贤才,因燕昭王将黄金置于其上而得名,其师郭隗为例,成为当时燕昭王用黄金台招纳而来的第一位贤才。幽州台又名“蓟北楼”,也有称“燕台”。
介绍汉乐府诗集
标题带有“歌”字的诗一般是古乐府诗歌,是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汉武帝时,设有机构专门采集各地歌谣,整理和制订乐谱,这个机构名叫乐府。后来人们就把这一机构收集和制谱的诗歌,称为乐府诗,或简称乐府。到了唐代,成为一种没有严格格律,近于五、七言古体诗的诗歌体裁。
二、登台读诗 整体感知? ????
(一)初读诗歌? ?
1.读准字音
2.读出节奏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3.教师范读,学生仿读。(配乐)??
(二)理解诗意
1.试着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诗中的画面。
2.有感情读诗,思考:诗中“古人”和“来者”指谁?诗人为什么会“怆然而涕下”?(结合写作背景)
陈子昂是一个具有政治见识和政治才能的文人。他直言敢谏,对武后朝的不少弊政,常常提出批评意见,不为武则天采纳,并曾一度因“逆党”株连而下狱。他的政治抱负不能实现,反而受到打击,这使他心情非常苦闷。?
武则天万岁通天元年,契丹李尽忠叛乱。武则天委派武攸宜率军征讨,陈子昂在武攸宜幕府担任参谋,随同出征。武攸宜为人轻率,少谋略。次年兵败,情况紧急,陈子昂请求遣万人做前驱以击敌,武攸宜不允。眼看报国宏愿成为泡影,因此登上幽州台慷慨悲吟,写下了《登幽州台歌》。
预设:
古人:指那些像燕昭王一样能礼贤下士的圣君。
来者:后世重视人才的贤明君主。
看不见从前招贤纳士的君王,亦看不到后世求贤若渴的君王。作者慨叹自己的生不逢时、怀才不遇和报国无门的忧郁心境。作者登幽州台放眼远眺,天空高远,大地苍茫,幽州台仍在,却物是人非,当今已无明君在上,后世明主非我可见。作者的失意与苦闷跃然诗中,只能暗自忧伤,潸然泪下。
3.学生带着深情再读诗,读出悲伤和孤独。(配乐)
三、在台品诗 合作探究
这首诗,虽然短小,内涵深远,字里行间都隐藏着作者别样的情怀。那么诗人的情感你是否感受到了呢?
(一)请你找出自己喜欢的字词或句子,谈谈理由。然后小组内讨论交流,选一名代表进行班内展示。(提示:可以从炼字、内容、情感、描写角度等方面)
预设: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虚词“之”“而”,无意义,如果去掉,在音律上就不那么顺畅,显得有些板滞了,加上这两个虚词之后,音节舒缓而流畅,很适合当时作者无可奈何,长吁短叹的心境。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这两句诗从时间角度写出来时间之悠久绵长,表现了主人公的孤独,又表达了对古代明君的崇敬之意。缅怀古人的同时,写尽了自己生不逢时、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悲愤,为下文抒发悲怆的心情做铺垫。?
?这首诗在艺术表现上,前两句是俯仰古今,写出时间的绵长;第三句登楼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年江苏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镇江市卷)中考英语试题含解析答案.pdf VIP
- 中核新能源人员行为安全“红黄线”管理办法(试行)培训考试试卷.docx
- 福建教育学院学前教育平时作业答案.docx VIP
- DB63T 662-2023高寒草地施肥技术规范.docx VIP
- 人教版2025秋小学数学三年级教学课件数量间的乘除关系连续两问的实际问题.pptx VIP
- 平行线专项证明题.doc VIP
- 人教版2025秋小学数学三年级教学课件数量间的乘除关系整理和复习.pptx VIP
- 2024年外泌体市场需求分析.pdf VIP
- 防城港市城市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真题2024 .pdf VIP
- 人教版2025秋小学数学三年级教学课件数量间的乘除关系提问题、补条件.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