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近场通信技术(1)
孙成丹/SUN Chengdan 彭木根/PENG Mugen
(北京邮电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北京100876)
(School of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Engineering, Beij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Beijingl00876, China)
屮图分类号:TP393.0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6868 (2013) 04-0000-00
DOI: 10.3969力.issn.1009-6868.2013.04.zzz
网络出版地址:
HYPERLINK /kcms/detail/34.1228.TN1440.002.html/kcms/detail/34.1228.TN1440.002.html
收稿日期:2013-06-07
网络出版吋间:2013-06-25
基金项 H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2012Z004, 2012Z04, 2012Z004);北京市科技新星合作项目(xxhz201201)
近场通信技术近年来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相关的技术标准和协议规范也日臻完善。讲座 将分3期对该技术进行介绍:第1期讲述近场通信的背景及概况,概述性介绍了近场通信 技术的技术架构;第2期对近场通信的具体技术规范做了详细介绍,包括数字协议规范、 相关动作规范、逻辑链路控制协议、标签类型及数据交换格式;第3期介绍近场通信的安 全技术、设备的连接切换规范和业务应用。
1近场通信背景及概述
在2013年2月闭幕的巴塞罗那世界移动通信大会上,近场通信(NFC)技术在全球移动通信 协会的强力推介下登场,成为业界新热点。备大厂商也加紧了对于支持NFC技术产品的研 发生产。近场通信技术乂称近距离无线通信,鉴于各种移动互联网应用的广泛开展和耒来发展 的广阔空间,它已是信息时代的又一新宠,也是各大厂商和服务商争夺的下一块领地。
1.1 NFC背景
NFC技术是于2(X)4年4月由飞利浦公司发起,是一项由飞利浦、诺基亚、索尼等厂商联合 主推的近距离无线技术。多家公司和大学共成立了泛欧联盟,旨在推动NFC开放式架构的 开发和其在手机中的应用。NFC由射频识别(RFID)及互联互通技术整合演变而来,保持对 RFID的兼容性。通过在单一芯片上结合感应式读卡器、感应式卡片和点对点的功能,具备 NFC功能的设备能在短距离内与兼容设备进行识别和数据交换。这项技术最初只是RFID技 术和网络技术的简单合并,现在已经演变成一种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近年来逐年受到关注。 很明显,近场通信利用的是无线电波的临近电磁场,根据电磁理论,近磁场的信号传播过程 屮强度会以大约1//的速率下降(d表示通信距离),如此大的衰减使近场通信成为名副其实 的短稈通信技术。相比Z下,在无线电波的远场中,信号强度以l/d2的速率下降。
近场通信技术在ISO 18092、ECMA 340和ETSITS 102 190框架下推动标准化,同时也兼容 应用广泛的ISO 14443 A/B以及Felica标准非接触式智能卡的基础架构。
作为一种近距离的高频无线通信技术,近场通信的可用距离约为10 cm,可以实现电子身份 识别或者数据传输,其应用范围已由电了支付扩展至旅行、交通、购物等方面。NFC技术的短距离交互很大程度简化了设备互联过程小整个认证识别过程,使得电子设备间互相访问 更直接、简答、安全并更清楚。
NFC技术结合了非接触式感应以及无线连接技术,作用于13.56 MHz频带,支持106 Kbit/s、 212 Kbit/s或者424 Kbit/s等多种传输速度,将来最高支持速率可提高至1 Mb/s左右,为设 备间不同的应用场景提供了灵活的选择能力。与其他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相比,NFC技术 更安全,反应时间更短。并且,由于近场通信技术与现有非接触智能卡技术相兼容,目前己 经得到越来越多厂商的支持并成为正式标准,这些都为NFC技术大范围的应用提供了可能。 NFC技术提供各种设备间轻松、安全、迅速而自动的通信,例如借助NFC技术,人们可以 在不同的设备间交换照片、音乐、视频剪辑等信息。
其实,近场通信并非新生事物,但直到近年来才逐渐受到关注。在NFC技术发展过稈屮有 几个重要的历稈值得一提:1983年查尔斯?沃尔顿获得第一个RFID相关专利;2004年诺基 亚、飞利浦和索尼联合组建了近场通信论坛;2006年NFC标签的初步规范;2006年规范 “SmartPoster的记载;2006年诺基亚6131成为首个NFC功能的手机;2010年三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YY:T 1870-2023 液相色谱 - 质谱法测定试剂盒通用要求.pdf VIP
- 炎德英才大联考·雅礼中学2026届高三9月月考试卷(二)英语试卷(含答案详解).doc VIP
- 四川省成都市玉林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物理试题.docx VIP
- 石油钻井典型事故案例(钻井课件培训资料).ppt VIP
- 《人民币》解说词全五集.doc VIP
- 工程流体力学(闻建龙)课后习题答案解析.docx VIP
- 吉林省中考英语模拟题及答案.doc VIP
- 四川省巴中市南江县实验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物理试题.docx VIP
- 课件:中石油四起典型事故案例分析.ppt VIP
- 通过法律的社会控制.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