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集团企业公司编码:(LL3698-KKI1269-TM2483-LUI12689-ITT289-DQS58-MG198)
集团企业公司编码:(LL3698-KKI1269-TM2483-LUI12689-ITT289-DQS58-MG198)
广西机车车辆厂钢水爆炸
广西某机车车辆厂钢水爆炸
事故概况及经过
1991年2月10日4时50分,某机车辆工厂铸工车间3吨碱性电弧炉在冶炼第二炉钢的作业过程中,突然发生炉内爆炸,钢水从炉盖、炉门向外大量喷溅,当场烫死一人,烫伤5人,其中4人因抢救无效死亡,使这起事故造成5人死亡。
根据某市的用电计划,为了避让用电高峰,电炉工作时间安排在23时30分至次日7时。为配合生产需要,平均每周安排开二次炉,间断炼钢,每次炼l—2炉。
2月7日5时30分,炼钢班炼完当日最后一炉即下班。8日下午2时30分,全班进厂给钢炉装料,准备9日夜班开炉。在装料前,炉长磨某发现炉门框内侧滴水,便找来专门从事炉子焊修工人苏某。苏到炉内检查,发现炉门框内侧有两处滴水,每分钟约120滴。苏即关掉水阀,挖补施焊,在确认不漏水后,经炉长磨某检查认定合格,便装好了一炉料。
9日23时,炼钢班9名工人上班后,开始炼第一炉钢。10日2时19分,测定钢水温度合格,2时25分由炉长磨某摇护出钢。在出钢到一半时,从炉门口突然喷出一团火,伴有“膨”的一声响,火花飞溅4~5米远。当时大家都感到情况异常,有人怀疑是炉子漏水。出完钢后,炉长和三名工人一起检查炉门框没有发现冒气或漏水痕迹,炉长又爬上炉子检查电极夹持器,也没发现漏水。决定炼第二炉钢。
炼第二炉钢是3时05分,开始低压送电,3时15分转送高压电。4时10分,炉长准备摇动一下炉子,发现炉子定位销退不出,当班电工一时又找不见,就用电话报告在家休息的车间副主任冯某,冯某于4时30分到达现场,到炉子左测摇炉控制柜查找定位销的故障原因。4时35分,进行吹氧助熔,加速熔化。4时42分取样,4时45分,炉长说这一炉钢升温有点慢,而且造碴不好。于是往炉内加了6铲石灰、1铲萤石,随后又见石灰没有溶化,钢液表面不活跃,又进行第二次吹氧,大约吹氧一分钟,突然炉内“嘭”的一声闷响,炉内大量钢液从炉盖和炉口处喷溅出来,发生这起重大伤亡事故。
事故原因分析
1.8日下午2时30分发现电炉炉门框靠近炉内侧滴漏,进行了补焊。经分析,此处在7日早上已开始滴漏,炉长未发现,造成滴水30多小时,滴水通过烧结层裂纹或镁砖缝隙渗入炉底打结层,使炉底打结层潮湿。
2.从炉中取出残钢发现,有翻炉底的现象,炉底打结层已破坏,存有一蘑菇状残钢与上面残钢相连,说明爆炸点在炉底镁砂打结层。打结层厚度约400毫米。
3.镁砖和打结层取样化验结果,含水量达2.23—9.78%。根据上述资料分析。这次事故主要是电炉炉门框漏水,渗入打结层,在高温钢水的加热下变成蒸汽,压力增大冲破烧结层引起爆炸喷溅所致。
对事故责任者的处理
1.炉长磨某,车间副主任冯某分别是炉前指挥和车间领导,对事故负有直接责任和领导责任。因两人已死,故不再追究。
2.车间主任夏某、副主任曹某、党支部书记邓某、冶炼工程师俞某、设备工程师邹某,对这起事故的发生都负有不同的程度的责任,分别给予行政记过处分。
3.厂长王某、党委书记洪某,对安全管理不严,负有领导责任,分别给予行政记过处分。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