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鉴赏《箕子碑》原文及翻译.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文鉴赏《箕子碑》原文及翻译 柳宗元因参加王叔文集团,实行政治革新而获罪,被贬滴到荒 远的边郡为官,它的遭遇与古代贤者箕子的遭遇是有类似之处的。 因 此,这篇碑文是以他人之酒杯浇自己之块磊的, 是借赞美箕子来寄托 自己的信念和抱负的。所以文章虽以议论为主,但行文中却蕴含着深 厚的感情和无限的感慨。 【原文】 作者:[唐]柳宗元 凡大人之道有三:一曰正蒙难①,二曰法授圣,三曰化及民。 殷有仁人曰箕子,实具兹道以立于世,故孔子述六经之旨②,尤殷勤 焉。 当纣之时③,大道悖乱,天威之动不能戒,圣人之言无所用。 进死以并命,诚仁矣,无益吾祀,故不为。委身以存祀,诚仁矣,与 亡吾国,故不忍。具是二道,有行之者矣。是用保其明哲,与之俯仰: 晦是谟范,辱于囚奴;昏而无邪,聩而不息;故在易曰“箕子之明夷④”, 正蒙难也。及天命既改,生人以正,乃出大法,用为圣师。周人得以 序彝伦⑤而立大典;故在书曰“以箕子归作《洪范》⑥”,法授圣也。 及封朝鲜,推道训俗,惟德无陋,惟人无远,用广殷祀,俾夷为华, 化及民也。率是大道,丛于厥躬⑦,天地变化,我得其正,其大人欤? 於虖!当其周时未至,殷祀未殄⑧,比干已死,微子已去,向使 纣恶未稔⑨而自毙⑩,武庚念乱以图存(11),国无其人,谁与兴理 ?是 固人事之或然者也。然则先生隐忍而为此,其有志于斯平 ? 唐某年,作庙汲郡(12),岁时致祀,嘉先生独列于易象,作是颂。 【注释】 蒙:犯,遭受。难:危难。 六经:指《书》、《易》、《礼》、《乐》、《诗》、《春秋》六部儒 家经籍。 纣:商代最后的君主,也称帝辛,旧史称他荒淫无道,残暴 专横,激 起人民的怨恨后被周武王所灭。 明夷:《周易》卦名。明指太阳;夷,灭,指太阳落山。本将 引文即出自《周易?明夷》这里的意思是说箕子能韬晦,在艰难之中, 保持正直的品德 彝伦:即指伦理道德。 洪范:《书经》中的一篇。洪,大;范,法。旧说认为是箕子 向周武 王陈述的“天地之大法”。近人疑为战国时的作品。 据《汉书?地理志》记载:箕子到朝鲜之后,教当地人民种田、 养 蚕,讲习礼义,并为他们制定了八条禁令。 厥:同“其”,意为他或他的。躬:身体,自身。 殄:尽,灭绝。 稔:谷物成熟,这里指罪恶没有发展起来。 武庚:纣王之子。武王灭商后,仍封他为殷君。周成王时, 他发动叛舌L,为周公旦所灭。 汲郡:即唐代卫州,在今河南新乡、汉县一带。 【译文】 一般说来,伟大人物立身处世的原则有三个方面:一是受危难 仍能保持正直的品德;二是将治理天下的法典传授给圣明的君主;三是 使人民受到教化。殷朝有位贤人叫箕子,确实具备这三方面的德行而 在世上立身行事,因此孔子在概述“六经”的要旨的时候,对他特别 重视。 在殷纣王那时候,大道背弃,政治混乱,天威显示不能加以制 止,圣人的教诲毫不起作用。牺牲生命以便维护天命国运,确实是一 种“仁”德,只是不利于家族的延续,因此箕子不去这样做 ;委身降 顺以便保存自己宗庙的奉祀,确实也是一种“仁”德,只是参与灭亡 自己的国家,故而他也不忍心去做。上述这两种办法,已经有这样做 的人了。因此他便保持自己清醒的头脑,随顺适应这混乱的世道 ;隐 藏自己的见解和主张,在囚犯奴隶中受屈辱 ;貌似糊涂却不去做邪恶 之事,形同柔弱而却自强不息。故而在《易》中说 ;“箕子能做到韬 晦。”这就是蒙受危难而能保持正直的品德啊。等到天命更改了,人 民得到了公正和安定,于是便献出治国的大法,因此成为圣君的老师, 使周朝的人们能根据这些法则来调整伦理道德。创立典章制度。故而 在《书经》中说:“因召回了箕子而写成了《洪范》。”这便是将治理 天下的法则传授给圣明的君主啊。 等到被圭寸在朝鲜,推行道义来训化 民俗,使德行不再鄙陋,人民不再疏远,以便发展推延殷朝宗绪,使 外夷变为华夏,这便是使人民受到教化啊!所有这些崇高的品德,都 集中在他的身上,天地变化发展,自己能获得其中的正“道” ,难道 不是伟大的人吗? 啊!当那周朝的时运尚未到来,殷朝宗庙的香火还没灭绝,比干 已经死掉,微子也已离去,假如纣正做恶还不算多而自己死去,武庚 能为暴乱而忧虑并力图保存社稷,国中要是没有箕于这样的人,谁和 武庚一起使国家复兴并加以治理呢 ?这也是人事发展的一种可能性 啊。这样来看箕子能忍辱含屈到这种地步,莫非正是在这方面有所考 虑吗? 唐朝的某一年,在汲郡修建了箕子的庙宇,逢年遇节便祭祀他。 我敬慕先生被特别地列为《易经》中的卦“象”,便写了这篇颂。 【解析】 箕子,名胥余,殷纣王的叔父,曾任太师之职,封于箕 (今山西 省太谷县东北)。他因劝谏纣王,被囚禁。周灭殷之后,武王将他释 放。据传,他不愿仕周,逃亡到朝鲜,周武王就将朝鲜封给了他。《书 经?洪范》中记载了他对答周武王的话,实际上是后人伪托的。碑, 是古代的一种文体

文档评论(0)

niupai1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