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12《古诗词三首》(知识点总结).docVIP

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12《古诗词三首》(知识点总结).doc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1世纪教育网 精品试卷·第 PAGE 2 页 (共 NUMPAGES 2 页) 12.《古诗词三首》 一、生字组词 祭(祭拜 祭祀) 乃(乃翁 乃至) 熏(熏黑 香薰) 杭(杭州 ) 亥( \o 亥时 亥时 \o 辛亥 辛亥) 恃(依恃 自恃) 哀(悲哀 哀鸣) 擞(抖擞 )拘(拘束 不拘一格) 二、词语 烟渚 日暮 客愁新 野旷 天低树 月近人 翻墨 未遮山, 跳珠 卷地风 忽吹散 望湖楼 别枝 惊鹊 鸣蝉 稻花香 茅店 溪桥 三、同音字、形近字: 祭柏—察看 杭州—航行 喑哑—暗 有恃无恐—拭目以待—侍从—坚持 拘束—马驹 悲哀—衰老—衷心 己亥年—骇人听闻—言简意赅 四、易错字、音: 乃(nǎi) 熏黑(xūn) 依恃(shì) 抖擞(dǒu sǒu)己亥(jǐ hài) 喑哑(yīn) 祭祀(jì sì) 府邸(dǐ) 汴州(biàn) 祭:注意上面部分不是“癶”,不要混淆。熏:注意中间部分的两点,下半部分是个“黑” 五、多音字 降jiàng(降人才 下降) xiáng(投降 降伏) 六、近义词 但~只 休~停 恃~靠 哀~伤 重~再 万马齐喑~噤若寒蝉~死气沉沉 七、反义词 死→生 暖→寒 哀→乐 八、解释: 1、《示儿》[宋 陆游]:“示儿”,给儿子看。“示”是“给看” (1)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元:本来 ;但:只是;九州:指全国,中国;同:统一。九州同:全国统一。 这句诗的意思是:本来就知道人死了就什么都没有了,只是因为看不到全国统一而感到悲伤。 赏析:“死去元知万事空” 是一个倒装句,正常的语序应该是“元知死去万事空’”。 你能体会到作者对生死的态度(无奈,看淡生死)。作者对生死看的这样淡了,却对(但悲不见九州同。)一事感到遗憾。这句诗概括诗人感情的一个字是(悲),诗人为(看不到国家统一而感到悲伤)。这句诗表达了作者收复失地,洗雪国耻,重新统一祖国的无比渴望。 (2)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王师”,指南宋朝廷的军队;“定”,平定,收复的意思;北定:收复北方。 “家祭”,祭拜祖宗;无:不要。“乃”,你的,你们的。“翁”,父亲。 这句诗的意思是:国家的军队向北方进军,收复中原的时候,祭拜祖宗不要忘了把收复中原的事,告诉你们的父亲。 赏析:诗人渴望有一天王师能够收复失地、统一祖国,所以他对儿子再三叮嘱“家祭无忘告乃翁”。这是诗人对儿子最后的嘱咐。这两句诗表达作者(渴望收复失地、统一祖国的爱国之情。) 2、《题临安邸》[宋 林升] 题:题写。题写在杭州一家客栈的墙壁的上的诗。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休:停止、罢休。 几时休:几时才能停下。 暖风:自然界的春风。诗中指社会上骄奢淫逸的风气。 游人:游览的人。诗中指那些忘了国难,苟且偷安,寻欢作乐的南宋统治阶级。 熏:吹 醉:陶醉 直:简直。作:当作 译文:①青山之外还是青山,楼阁之外还有楼阁。②湖中的游客皆是达官贵人,他们通宵达旦与歌女一起寻欢作乐,纸醉金迷。这种情况不知何时才能停止?③暖洋洋的的风吹得游人沉醉其中。④简直把杭州当作是汴州了。 赏析: 这是一首题壁诗。这种题壁诗在唐宋年间十分流行,诗人们在墙壁上留诗寄情,就好像今天的人们上网络发个帖子一样。一些客栈还专门设置“诗板”供旅客题诗。 诗的前两句抓住了临安城的特点:重重叠叠的青山,鳞次栉比的楼台和无休止的轻歌曼舞,写出当年虚假的繁荣太平景象 “山外青山楼外楼”:重重叠叠的青山说明景美,“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鳞次栉比的楼阁说明人多热闹,一片盛世繁华。“西湖歌舞”绝不仅仅指眼前所见到的“轻歌曼舞”,而是暗指统治者忘却国仇家恨,只顾享乐的奢靡生活。 这里的王朝初立,国家还在风雨中摇摆,统治者不思收失地,救俘虏,不思兴国安邦,只顾纵情歌舞。眼见这一幕诗人怒从心头起,不禁高声怒斥道:“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作者qq 国家衰败的原因(当朝统治者屈辱求和、苟且偷安,过着醉生梦死的生活。) 这首《题临安邸》我从诗中读出了愤怒、悲伤、忧愁、无奈。 3、《己亥杂诗》[清 龚自珍] 己亥杂诗:在己亥年写的组诗。 (1)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九州:中国;生气:活力,生命力。这里指朝气蓬勃的局面;恃:依靠; 风雷”指风雷般的社会变革; 究:终究,毕竟。 “万马齐喑” 喑:沉默。所有的马都沉寂无声。比喻人们沉默不语,不敢发表意见。哀:悲哀。表明诗人痛惜之情与爱国之心。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qing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