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工业过程控制系统_晨枫[参照].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体系常识汇编 Compilation of system knowledge 20XX 闲谈工业进程操控体系 常见的工业操控体系有分布式操控体系(Distributed Control System,简称DCS)、可编程序逻辑操控器(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简称PLC)、容错操控器(Fail Safe Controller,简称FSC)、多功用操控器(Multifunctional Controller,简称MFC)等。FSC便是特别牢靠的PLC,运用起来也特别费事;MFC是专用于强电体系(输变电、大功率电机、变频电机等)的PLC;所以粗粗归类,也便是PLC和DCS两大类。 在谈PLC和DCS之前,应该指出,还有一类体系一般不作为工业进程操控问题考虑,那便是像导弹操控、轿车发动机操控、洗衣机操控、电热咖啡壶操控等,这些操控问题一般运用专用的操控体系,和被操控目标紧密结合,一般称为嵌入式体系(embeded control system),不在这篇小文的规划内。 操控问题分两大类:接连操控和断续操控(也叫开关操控)。轿车的方向盘便是接连操控的一个比方,司机接连地适可而止地滚动方向盘以操控方向;电饭煲的温度操控便是断续操控的一个比方,只要开和关两个方位,按下开关后,温度上升到必定的时分,主动断电;温度下来了,又主动加电保温。略微杂乱一点的断续操控可所以多位操控,除了全开、全关两个方位外,中心还能够有一个乃至多个渐进的半开方位。一般来说,DCS合适接连进程操控,像化工、发电、冶金、造纸的工艺进程,PLC合适断续进程操控,像各种机电设备。这是由不同的历史布景导致的。在还没有核算机的远古年代,接连操控的PID是用气动或许电动调节器(行话叫单元外表)完结的,连锁保护则是用继电器完结的。前者操控阀门或许变频电机接连改动,到达准确操控。后者则是主动化的开关操控,用于在某一事情触发下,主动履行一系列动作。杂乱一点的继电器操控还有延时,能够履行一系列进程,每一步能够包含必定的延时,传统上用凸轮完结。杂乱继电器操控还能够包含滞环(也叫死区)等比较“反抗”的功用。在很长的时间里,单元外表和继电器之间是是非分明,老死不相往来,直到数字式核算机的呈现。 冯·诺依曼同学创造二进制核算机的概念,成功地打破了接连变量和离散变量的边界,这是核算机操控能够完结接连的PID操控和离散的继电器操控的根底。PID在本质上是一个数学核算,核算机的核算才干强壮,做PID当然不在话下。事实上,即便不太先进的核算机也能够以一当百,一台核算机巡回扫描,把百十个PID回路吃下来不成问题。核算机还能够完结更先进的数学操控办法,如最优操控、自适应操控、模型预估操控等,用软件“联接”串级、前馈、分程、份额、超驰操控回路也比单元外表年代拖电线简略得太多,很快就在工业界得到极大的欢迎。核算机操控用显现屏替代动辄几十米长的外表板,也使超大型的操控体系得以有用化。早年的核算机操控体系大多选用大型核算机,如IBM的AIX体系,最不济也是DEC的PDP11,或许后来的VAX。可是会集的大型核算机是核算机操控体系牢靠性的薄弱环节,一旦这台大型核算机出毛病,整个体系就当掉了。 为了进步核算机操控体系的牢靠性,人们做了许多尽力。冗余核算机是最早的处理方案,但微机的呈现,在底子上处理了核算机操控体系的牢靠性问题。微机的本钱低,体积小,所以涣散到许多底子操控单元但又经过网络联接的所谓集散操控体系就应运而生了,这便是今日的DCS。DCS的底子单元具有底子的IO和操控功用,即便和网络断开,也能确保底子的操控功用。但和网络相连,就能够完结更强壮的操控和办理功用。这就使所谓“集散”的缘由。 二十多年前,Honeywell首先吃DCS的螃蟹,以至于至今TDC(意为Total Distributed Control,也是Honeywell的DCS体系的商品名)还在某些圈子里作为DCS的代名词。Honeywell在75年用Motorolla 6800作为CPU,自己开发了实时操作体系RTOS,选用两层冗余的轮询(polling)总线结构,推出了第一代DCS:TDC2000。80年代初,TDC2000升级到TDC3000,CPU改用Motorolla 68000,直到几年前推出的以EitherNet为根底的Experion之前,底子结构一向不变,仅仅CPU升级到68040了。 Honeywell的Experion体系结构示意图,最基层是物理操控曾,往上是人机界面,再往上是高级操控层,最上层和作业网络相连 Emerson的Delta V,大体上意思差不多,当然细节有很大的不同 Honeywell之后,许多公司相继开发DCS,但大浪淘沙之后,留存下来的不多。现在首要的有Honeywell的

文档评论(0)

飞翔的燕子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