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新发的呼吸道传染性疾病;新发传染病( Emerging Infectious Diseases)概念;新发传染病类型;;;1983年以来部分新发的传染病;新发传染病的特点;;; 中国新发传染病形势;下呼吸道病毒;;近100年流感突发事件及其首发地;病毒特性; 2.包膜:由内向外可分为内膜蛋白、类脂二层。
1)内膜蛋白(M蛋白):维持病毒形状与完整性。
2)脂质双层结构:来自宿主细胞膜或核膜,镶嵌有刺突: ;病毒的变异
抗原性漂移—抗原结构发生经常性, 逐步的连续改变
原因:HA或NA基因发生突变
特点:变异幅度小(<1%),属于量变(亚型内变异)
结果:引起小规模流行(1-3年)
抗原性转变—突出的、激烈的、不连续的改变, 形成新的亚型
原因:HA和NA的基因突变或重组
特点:变异幅度大(20-50%),属于质变,形成新亚型
结果:由于人群缺乏免疫力,造成大规模流行(10-15年);抵抗力
流感病毒不耐热,56℃30min即被灭活,在室温下很快丧失传染性,0~4℃则可存活数周,—70℃以下或冻干可长期保存。病毒对干燥、日光、紫外线以及甲醛、乙醇、乳酸等敏感。 ;流行性感冒病毒分类
influenza virus ;Figure 1. Natural hosts of influenza viruses;H1~H3亚型和N1、N2亚型与人流感有关
H5和H7亚型通常只感染禽类,其中的一些毒株(以H5N1、H7N7为代表)所引起的禽类疾病称高致病性禽流感(high pathogenic influenza)
近年发现禽类能将上述毒株传染给人(主要为H5N1、H9N2、H7N7、H7N2、H7N3 ),具有启动人类新的流感大流行的潜在威胁;;墨西哥首位甲型H1N1流感患者康复;Dr. KANUPRIYA CHATURVEDI;甲型H1N1流感病毒一种新型变异病毒,是人类流感病毒、北美洲禽流感病毒,以及北美洲、欧洲和亚洲猪流感病毒的混合体。
由变异后的新型甲型H1N1流感病毒所
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该毒株包
含有猪流感、禽流感和人流感三种流
感病毒的基因片段,可以在人间传播。
;Kaplan K. How the new virus came to be. LA Times, 14 Sept, 2009; /health;传染源
主要为携带病毒的猪
感染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人可以传播病毒
感染这种病毒的动物均可传播
传播途径
主要为呼吸道传播
接触感染的猪或其粪便、周围污染的???境或气溶胶等途径传播
感染者咳嗽或打喷嚏等---在人与人之间传播
其传染途径与流感类似
;易感人群
普遍易感
以青壮年为主,患者多数年龄在25岁至45岁之间-----应注意老人和儿童
潜伏期
一般1~7天左右-----较一般流感、禽流感潜伏期长
隔离期
1~2周;重症患者临床表现 ;英国权威科学杂志《自然》4月24日在线发表题为《与禽流感之战》的社论说,中国此次对H7N9禽流感疫情反应迅速、措施得当,“改变了过去应对疫情的负面形象”。接下来要继续保持开放性,增加信息共享。;N Engl J Med 2013. DOI: 10.1056/NEJMoa1304459;The colors of the gene segments in the ovals indicate their origin. BJ16 denotes A/brambling/Beijing/16/2012, KO14 A/wild bird/Korea/
A14/2011, and ZJ12 A/duck/Zhejiang/12/2011.;;;High Severity and Fatality of Human Infections with Avian Influenza A(H7N9) Infection in China;患禽流感或携带禽流感病毒的鸡、鸭、鹅等家禽
其它禽类、野禽或猪也可成为传染源
已有证据显示病人也有可能成为传染源;野鸭等水栖候鸟携带H5N1病毒最多,但它们对病毒具有免疫力
家禽如鸡、鸭、火鸡等对病毒高度易感,家禽与野生候鸟直接或间接接触,可能是禽流感暴发的原因之一
其它禽类有鹌鹑、雉鸡、鸽、鹧鸪、鹦鹉、虎皮鹦鹉等,国外报道已发现带毒鸟类达88种
活禽市场可能是禽流感病毒传播的重要场所
;候鸟是禽流感风险最大的传播途径 ;主要经呼吸道传播
通过密切接触感染的禽类及其分泌物、排泄物,受病毒污染的水等被感染
目前尚缺乏人与人之间传播的确切证据;人群普遍易感
儿童和成人均可发病,病情较重
从事家禽养殖业者,与不明原因病死家禽或感染、疑似感染禽流感家禽密切接触的人员、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