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21/3/27 * 小脑幕及纵裂硬膜下血肿 2021/3/27 * 等密度硬膜下血肿 2021/3/27 * 2.亚急性硬膜下血肿: 高铁血红蛋白和溶血使T1缩短,T2延长。 T1W和T2W均为高信号 2021/3/27 * 亚急性硬膜下血肿 2021/3/27 * 五、硬膜下积液 外伤后蛛网膜破裂,CSF进入硬膜下腔不能回流或硬膜下血肿吸收形成 影像学表现 颅骨内板下方新月形低密度影 2021/3/27 * 2021/3/27 * 2021/3/27 * 4 days later 10 days later 2021/3/27 * 六、脑外伤后遗症 脑软化(encephalomalacia) 脑萎缩(brain atrophy) 脑穿通畸形囊肿(porencephalic cyst) 软化灶与侧脑室相通 脑积水(hydrocephalus) 2021/3/27 * 脑穿通畸形囊肿 2021/3/27 * 中枢神经系统(二) 颅脑外伤 2021/3/27 * 颅脑损伤检查方法 * 头颅平片:可显示颅骨骨折 * CT:首选的检查方法 * MRI:脑干、额叶直回、弥漫性轴索损伤 2021/3/27 * CT在诊断颅骨骨折时有以下优点: ① 可精确测量凹陷性骨折的深度 ② 可准确发现粉碎性骨折的骨碎片的范围、数目、 大小、位置情况 ③ 发现并发颅骨内外的血肿 ④ 易发现颅底骨折 ⑤ 可发现平片不易看见的间接征象 2021/3/27 * 颅脑外伤 ☆ 头皮软组织损伤 ☆ 颅骨损伤 ☆ 颅内组织损伤 2021/3/27 * 一、颅骨损伤 包括颅骨骨折 和颅缝分离 2021/3/27 * 颅骨骨折CT表现:可分为直接征象和间接征象 ① 直接征象:骨折线、颅缝分离 ② 间接征象:颅内积气、窦腔积液 2021/3/27 * 2021/3/27 * 凹陷性骨折 2021/3/27 * 2021/3/27 * 颅内积气 2021/3/27 * 二、脑挫裂伤 外伤所致脑组织器质性损伤,分为 脑挫伤:皮层或深部白质散发小出血 灶、脑水肿及脑肿胀 脑裂伤:包括脑、软脑膜及血管的断裂 受力或对冲部位(额极、颞极和额叶直回) 2021/3/27 * 病理 早期:数日,脑组织出血、水肿、坏死 中期:数日~数周,坏死区液化,瘢痕及 肉芽组织修复 晚期:数月~数年,瘢痕或形成软化灶 临床表现:与部位、程度、范围有关 2021/3/27 * CT 损伤区低密度:脑水肿 散在点片状出血,可发展为脑内血肿 蛛网膜下腔出血 占位及萎缩表现 其他,颅骨骨折、颅内积气 MRI 脑水肿、出血 2021/3/27 * 2021/3/27 * 脑挫裂伤;蛛网膜下腔出血 颅内积气;线形、凹陷骨折 2021/3/27 * 脑挫裂伤 2021/3/27 * 2021/3/27 * 三、弥漫性轴索损伤 弥漫性轴索损伤或称剪切伤,是头部受到旋转暴力致大脑绕中轴发生旋转运动,导致脑白质、灰白交界区、胼胝体、脑干及小脑等处受到剪切力损伤,引起弥漫性轴索断裂、点片状出血和水肿 2021/3/27 * 2021/3/27 * 磁化率加权成像SWI示 颅内多发片状异常低信 号 2021/3/27 * 外力直接作用处,多为加速损伤 常伴骨折,多不伴脑内损伤 多为脑膜中动脉损伤出血为主 颞、额顶、颞顶、后颅窝、纵裂 血肿较局限呈双凸透镜形 临床表现:昏迷-清醒-昏迷 (一)硬膜外血肿 四、颅内血肿 2021/3/27 * 常位于颅骨骨折部位,特别是骨折通过脑膜中动脉或静脉窦的区域。典型CT表现为颅骨内板下双透镜状高密度区,偶尔也见半月形,CT值为40—100HU,边缘光滑、锐利,密度多均匀。占位效应常较轻。一般不跨越颅缝,如果骨折跨越颅缝,则硬膜外血肿可超越颅缝 2021/3/27 * 急性硬膜外血肿 血肿内低密度影为正在出血未凝固的血液 2021/3/27 * MRI:形态同CT所见,信号演变同脑内血肿 2021/3/27 * (二)硬膜下血肿 颅内血肿积聚于硬膜和蛛网膜之间 按病程可分为: 急性(3天以内) 亚急性(4天~3周) 慢性(3周以上) 2021/3/27 * 临床与病理 多在对冲部位,常为减速损伤 多不伴骨折,常伴脑挫裂伤 小动脉或桥静脉出血 额、额颞部 广泛、新月形或半月形 临床表现:持续性昏迷 2021/3/27 * CT: 内板下方新月形高密度影,少数为等或低密度 范围广泛,可跨越颅缝 亚急性、慢性期呈稍高、等、低或混杂密度,其内可有分隔或钙化;可双凸形 增强可见远离颅骨内板的皮层和静脉及血肿包膜强化 MRI:信号演变同脑内血肿 202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