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在江边见一动物,写下一首非常有趣的诗.docVIP

苏轼在江边见一动物,写下一首非常有趣的诗.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苏轼在江边见一动物,写下一首非常有趣的诗 本文导读: 世界上很多事情都是客观发生的, 其实并不会有什么特别之处, 但是在不同的人眼中, 却会有不一样的看法,这是为何 ?其实无非就是观察之人对于客观存在的事物夹杂了自己主观的看法,其实这也是观察者主观思想的一种体现。 就像有些人看到雨后蜘蛛修复被风雨吹打得残破的蛛网,悲观的人会想这蛛网时常受到风吹雨打,哪怕修复了还是会经历这样的事情,会觉得这件事没什么意义,但是在乐观的眼里,这蜘蛛却成了坚韧不拔的代表,哪怕明知还有可能遭遇风吹雨打,但是依旧修复蛛网。 所以个人对于所见客观之景的看法,其实顺着脉络一层层剖析,到了最后剖析出的就是观察者的内心世界。而笔者本期要分享的这首诗也是十分有趣,也恰恰体现了这样的一种心态,下面就来和笔者一起走进这首趣诗。 《二虫》 -(北宋 -苏轼 )君不见,水马儿,步步逆流水。大江东流日千里,此虫趯趯长在此。君不见,鴳滥堆,决起随 冲风。随风一去宿何许, 逆风还落蓬蒿中。 二虫愚智俱莫测,江边一笑无人识。 这首诗是北宋著名文学家苏轼所作,想来应该是苏轼在 江边看到一虫一鸟,心有所感写下这首趣诗。其中 “水马儿 ” 学名叫水黾,一般常见于夏季,是那种浮行于水面,游走跳 跃极快的小虫子,形似 “大型蚊子 ”。而 “鴳滥堆 ”就是鴳雀, 是鹑的一种,比较弱小不能远飞,是麦收时节常见的一种小 鸟,现在比较少见。 苏轼看着 “水马儿 ”在水面上浮行,逆着水流的方向,江 水一日千里奔腾而去,但是这小虫却没有随波逐流还是依旧 在此地。 “鴳滥堆 ”在风中冲起翻飞,顺风的时候远飞而去不 知栖息于何处,而在逆风的时候没飞几步就流落在蓬蒿之中。 细细品读我们不难发现,这 “水马儿 ”何尝不是苏轼对于 自己的自喻,宁愿逆着大势也不愿和别人同流合污,哪怕世 事变幻,依旧保持着自己崇高的品格。而 “鴳滥堆 ”则是表示 那些摇摆不定、见风使舵的小人,他们只会随波逐流,靠着 依附别人地位才会有所提升,倘若是在比较困难的逆境之中 便只能在原地打转。 其实品读这首诗应该联系苏轼的生平际遇,苏轼一生宦 海浮沉,几经贬谪,也多是有不得志的时候,但是他却从未 想过见风使舵向那些所谓的大势低头,这样做到底是愚笨还 是智慧呢 ?难道苏轼也曾怀疑过自己的选择 ?我想在那些辗转 反侧的夜里他确实怀疑过过,但是那些怀疑的过程更像是炼 钢的过程,让他更加坚定了自己的选择和想法。 苏轼这首诗虽然只有短短几句,但是其中所表现出来的 洒脱和坚持,却让人钦佩不已。对于这首趣诗,大家又有什 么看法呢 ?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文档评论(0)

150****621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