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孟子二章《富贵不能淫》2017年新版人教版.pptVIP

21.孟子二章《富贵不能淫》2017年新版人教版.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孟母三迁的故事你知道吗? 告诫人们: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接近好的人才能学到好的习惯) 学习目标 1.积累重点文言字词。 2.理解本文意思,背诵课文。 3.感受和培养大丈夫的英雄气度。 孟子简介: 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战国中期邹国(今山东邹县东南人)人。是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学说的继承者,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地位仅次于孔子,被尊为“亚圣”,后世常以“孔孟”并称。 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德治思想,发展为‘仁政’学说,成为其政治思想的核心。 作品介绍 链接:“四书五经” 是四书和五经的合称,是中国儒家的经典书籍。四书又称为四子书,是指《大学》《中庸》《论语》和《孟子》。五经是指《诗经》《尚书》《礼记》《周易》和《春秋》 《礼记》通常包括三礼,即《仪礼》《周礼》《礼记》。《春秋》由于文字过于简略,通常与解释《春秋》的《左传》《公羊传》《谷梁传》分别合刊。 正字正音 公孙衍 丈夫之冠 往之女家 富贵富贵不能淫 yǎn guàn rǔ 同“汝”,你 yín 朗读课文 富贵不能淫 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景春曰:“公孙衍、张仪 岂 不 诚 大丈夫哉?一怒 而 诸侯 惧, 安居而 天下熄”    安静 疏通文意 景春说:“公孙衍、张仪难道不是真正的大丈夫吗?他们一生气,诸侯就都害怕;他们安静下来,便战争停息,天下太平。” 战争停息,天下太平 难道 真正,确实 顺接 害怕   孟子曰:“是 焉 得 为 大丈夫乎? 子未学礼乎?丈夫之 冠 也,父命 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 之 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 夫子!’ 你 到 谨慎 孟子说:“这怎么能够算是大丈夫呢?你没有学过礼吗?男子成年举行冠礼时,父亲教导他;女儿出嫁时,母亲教导她,送到门口,告诫她说:‘到了你的夫家,一定要恭敬、一定要谨慎,不要违背你的丈夫!’ 这 怎么,哪里 是 能够 主谓 他 她 同汝,你 违背 丈夫 以顺为 正 者,妾妇之道 也。 居 天下 之 广 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 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 威武不能屈, 此 之 谓 大丈夫。” 使… …动摇 使… …迷惑 使… …屈服 居住 住宅 准则、标准 表判断、是 宽广 站在 走 遵循 代正道 自己的 这样(的人) 主谓 称 以顺从为准则的,是妇女之道。(大丈夫应该)住进天下最宽广的住宅—仁,站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礼,走着天下最正确的道路--义。得志的时候和百姓一同遵循正道而行,不得志的时候独自走自己的道路。富贵不能使他迷惑,贫贱不能使他动摇,威武不能使他屈服。这样的人才称得上大丈夫!” 1.什么样的人是景春心目中的大丈夫? 景春心目中的大丈夫,是像公孙衍、张仪那样位高权重,令人望而生畏的当权者。 课文分析 2.从景春的话中,可以看出他对公孙衍、张仪持什么态度?是如何看出来的?这两句话应该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 敬仰、崇拜、羡慕。 从反问句式、副词“诚”以及对他们能力的夸张性描述上可以看出来。 应该以一种肯定、赞叹并试图得到听话人认可的语气来读。 3. 孟子并不认同景春的观点,他的反驳可以分为哪几个层次?主要内容分别是什么?分别应该以什么样的语气来读? 两个层次。“是焉得为大丈夫”至“妾妇之道也”为第一层,反驳景春的观点,认为公孙衍、张仪所行不过是迎合主上的“妾妇之道”,称不上大丈夫; “居天下之广居”至“此之谓大丈夫”为第二层,正面提出何谓大丈夫。 前一个层次应该读出不屑、轻蔑和鄙视, 后一个层次应该读得慷慨激昂、掷地有声。 4.孟子为什么认为公孙衍、张仪不配称大丈夫? 孟子认为公孙衍、张仪既没有独立的人格,也没有独立的判断善恶、是非、曲直的标准,他们所做的一切无非是在迎合君王的喜好,这样的人当然算不上大丈夫。 5.在孟子心目中,什么样的人才是真正的大丈夫? (1)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贯彻儒家倡导的仁、礼、义) (2)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无论得志与否,都不能放弃自己的原则) (3)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在社会生活中应有的为人原则 )

文档评论(0)

金华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