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氧机空分塔爆炸事故案例分析.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制氧机空分塔爆炸事故案例分析 一、事故经过 1.1996年3月2日凌晨3:44,新余6000Nm3/h制氧机在未发现异常征兆的情况下,空分塔突然发生爆炸,空分塔保冷箱被炸开,并且整体倒向主操作室厂房,将厂房局部损坏。事故没有造成人员伤亡。 2.1997年5月16日9:05,抚顺石化公司进口6000Nm3/h制氧机空分塔发生剧烈爆炸,空分塔保冷箱钢结构框架倾斜,冲击波波及方圆500米,造成4人死亡,31人受伤。 二、事故原因分析 上述两个单位的空分装置发生爆炸的主要原因是液氧中的碳氢化合物含量超标。碳氢化合物含量超标的原因又有以下几个: 1.空气中的碳氢化合物含量高,这主要是空压机的吸气口离碳氢化合物污染源太近引起。 2.空分系统中的防爆设施没有投入运行。 3.分析检测手段不齐全配套或不严格执行安全标准。 三、防范措施 针对以上三条原因,分别应采取的措施是: 1.若在空压机吸气口附近存在碳氢化合物污染源,应搬迁碳氢化合物污染源。 2.空分系统中的防爆设施主要有1%的液氧喷射和循环吸附器,这些设施都应正常运行。 3.加强分析检测,超过报警值时,应及时采取措施,超过停车值时,应停车排放全部液体后,重新开车,不可存有侥幸心理。

文档评论(0)

阿宝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