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次放大采用窄带放大,窄带放大对8MHz的信号放大得最多。 第二次放大选择S形放大。 第八节 超声诊断操作程序与检查方法 一、仪器使用的条件与环境 1.室温 2.湿度 B超室的空气湿度不应超过75% 3.避免电磁干扰 4.供电系统 二、B超仪的操作程序 1.启动稳压器预热10分钟,注意稳压器指示电压是否稳定,电压值是否符合使用要求。 2.启动仪器的电源开关,调节B超仪。 3.暂停使用时可按“储存”开关,不能长时间开机等待患者。 4.停止使用时,应先关闭扫描开关,接着关闭仪器的电源,最后再关闭稳压器电源 第九节 超声检查图像的描述与术语 一、回声强度的命名 ①强回声:相当于结缔组织、钙化的回声 ②中等回声:相当于肝脾的回声。 ③低回声:相当于肾皮质回声。 ④无回声:相当于胆囊和膀胱的回声。 ⑤混合性回声:具有实质性和液性病变的回声。 二、回声分布 实质性脏器回声的均匀程度常用均匀、尚均匀、欠均匀和不均匀来描述。 病灶部位可用均质和非均质来描述。 三、回声形态的命名 回声形态的描述常用的术语有团块状、圆形、椭圆形、多角形、不规则形、分叶状、斑片状、环状、带状、点状、条索状等。 四、特殊征象的描述 ①双筒枪征或平行管征 ②牛眼征或靶形征:其中心的高回声区周围形成有低回声的同心圆环。 ③驼峰征 ④假肾征,申间为强回声,外周为低回声,整个形态类似肾脏的声像图 ⑤彗星尾征:超声波遇到金属环、气体等时,声像图表现为强回声及其后方狭长的带状回声 ⑥ 重力移动征:指回声源因重力关系随体位移动的征象等。 五、图像分析内容与方法 (一)图像的分析内容 1.形态轮廓 2.内部回声 3.边界情况或周围回声 4.后壁或后方回声 5.周邻关系 6.压缩性或柔韧性 7.频谱分析 (二)图像的分析方法 ①确定是否有弥漫实质病变或占位性病变;②确定病变部位 ③确定病变性质 第十节 眼部疾病的超声检查 一、检查方法 1 常规方法 仰卧,闭眼,分别进行,先检查眼球中央,后检查眼球周边。 矢状面、冠状面、斜面分别进行。 特殊检查法 后运动 压迫试验 磁性实验 低头法 二、正常眼部超声图像 A超 (二)B型超声检查 1.眼球轴位检查声像图 两眼直视探头,如探头置于 眼睑中部,声束依次通过前 房、晶状体、玻璃体、球壁 及球后软组织。 2.赤道部检查声像图 3.非轴性检查法声像图 是声束偏离眼球正中任何部位的检查 ①晶状体及视神经未能显示 ②眼球直径变短 ③球后软组织间隙形状不定 三、眼球超声测量方法 1.眼轴长度 2.前房深度 3.晶状体厚度 4.玻璃体腔长度 5.球壁厚度 四、眼部常见病的超声图像 (一)晶状体疾病 (二)玻璃体疾病 (三)视网膜脱离 (四)脉络膜肿瘤 肿瘤前部回声光点强 而密集;后部回声逐渐 减低,接近球壁处呈无 回声区,称为挖空现象 第十一节 超声生物显微镜 一超声生物显微镜的成像原理及性能特征 UBM是由50~100MHz的超声换能器与临床超声仪结合而成. (一)成像原理 成像原理与普通超声波成像原理相同。 (二)超声生物显微镜的性能特征 超声生物显微镜的性能特征在于它的探头频率高,分辨力越强,而穿透力越差。 UBM则是利用50MHz高频探头,轴向分辨20-60um,但穿透能力仅为5mm,每秒扫描速率为8~12帧图像。 眼科超声仪器 第一节 眼科超声诊断的发展简史 1956年 眼科A超 1958年 眼科B超 1967年 手持眼科B超仪 1973年 商品化B超 1994年 标准化眼科超声扫描 标准化的A型超声(波形) 接触式的B型超声(图像) 超声多普勒(Doppler)(血流声音) 第二节 超声波概述 超声波是一种频率大于20kHz的高频声波,人类的耳朵听不到,所以称为超声。 人耳可闻及的声波频率介于20-20000Hz。 腹部、心脏等深部脏器用3.5~5MHz; 眼科、乳腺等浅表脏器用7.5~10MHz 眼前节检查(超声生物显微镜)用20~100MHz。 声波在液体或气体中只有一种振动方式,即纵波 第三节 超声波的物理性质 超声波有三个基本物理参数 波长(wavelength) 频率(frequency) 声速(velocity) 超声波的衰减 声波在介质中传播时按球面状扩散,其强度将随传播距离的增大而减弱,这种现象称为超声衰减(attenuation)。 造成衰减的主要原因是介质 对超声波的吸收 由于衰减现象的普遍存在,故需在仪器设计时使用“深度增益补偿(DGC)调节”,使声像图深浅均匀。 水 肌肉组织 纤维组织 软骨 骨 超声的频率越高,分辨力越好,组织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