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学生用1).doc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学生用1).doc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定边二中 九 年级 语文 科导学稿 主备人 辛雨 备课组审核 课题: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第一课时) 记录、补充 一、学习目标: 1.整体感知文意,弄清文章的脉络,使学生认识鲁迅杂文的特点。 2.理解重要语句的深层含义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学习文章的写作技巧。 2.难点:体会鲁迅的忧患意识和爱国精神。 资料链接: 解题:本文是一篇驳论文。这种文体一般是先指出对方错误的实质,或直接批驳(驳论点),或间接批驳(驳论据,驳论证);继而针锋相对地提出自己的观点并加以论证。从广义上来看,这又是一篇杂文,短小精悍,写法灵活。其杂文有“匕首”,“投枪”之喻。 写作背景: 本文写于“九一八”事变三周年之后。中国近代本来就国运积弱,屡遭欺侮,“九一八”事变又在许多中国人心中投下失败的阴影,国内悲观论调一时甚嚣尘上,然而鲁迅却凭着对社会现状的洞悉,发出中国人当自信自强的呐喊,实在难能可贵。 学习内容: (一)预习自学 1.给下列词中加点的字注音。 慨叹(??? ) 省悟(??? ) 家谱(??? )? 搽脂抹粉(??? )(??? ) 2.根据下列词中的注音写汉字。 miǎo茫(?? ?)?? jī梁(??? )? kuāng骗(??? ) wū蔑(??? ) 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一到求神拜佛,可就玄虚之至了。 玄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他们在前仆后继地战斗,不过一面总在被摧残被抹杀。 前仆后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 不足为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合作探究 问题一:对方的错误观点是什么?作者为什么认为它是错误的? 问题二: 作者正面提出的观点是什么?作者提出观点的依据是什么? (三)精讲延伸 朗读3—8段,思考作者是怎样反驳敌论点的?(提示:这道题是让学生巩固驳论的方法并梳理文章的思路。) 达标检测 1.重点词语掌握 地大物博: 前仆后继: 自欺欺人: 2.文学及文体知识 1) 鲁迅,中国现代伟大的 、 和 ,中国新文学的 。原名 ,字 ,浙江 人。1918年发表了中国新文学史上的第一部白话文小说 ,猛烈地抨击了封建 制度的吃人本质。他的作品按体裁分别收录如下:(只需填写一到两个你知道的即可) 小说集: 杂文集: 散文集: 2)本文是一篇驳论文。这种文体一般是先 ,或 (驳论点),或 (驳论据,驳论证);继而 针锋相对地 并加以论证。 四、作业布置 学后反思 1.当堂学习自我评价 2.本节课知识框架梳理或知识点罗列

文档评论(0)

asd52251365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