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低噪声抗干扰射频接收前端设计.docx

一种超低噪声抗干扰射频接收前端设计.docx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种超低噪声抗干扰射频接收前端设计 摘要】本文设计了一种超低噪声抗干扰射频接收前 端模块, 主要特点是超低的噪声系数, 并且内部集成滤波器, 对近远端的信号干扰都有较大的抑制。 超低噪声电路采用 0.5 卩m E?PHEMT,采用超低噪声的电路结构设计。内部滤波器 使用 2 级声表滤波器,完成近、远端抑制功能。射频接收前 端模块采用表贴工艺研制,并一体化塑封。 关键词】超低噪声抗干扰接收前端一体化塑封 引言 射频接收前端是接收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用在系统的 前级,对接收系统的灵敏度起重要作用。 本产品针对北斗导航系统某频段进行专业开发,主要特 点是超低噪声,较好的抗干扰能力,一体化封装。我们进行 了针对性的滤波器设计生产,并实现器件的互联与封装。 电路设计 2.1 产品功能及工作原理 在北斗导航接收系统中, 接收信号功率在 -100dBm 以下, 如果不通过低噪声放大处理,信号可能会淹没在系统本身的 噪声中。而且接收系统还面临各种其他通讯频率干扰,包括 发射系统的泄露功率。本产品提供给接收系统前级信号放大 以及抗干扰的作用。 射频前端的主要结构为:第 1 级低增益超低噪声放大 器― >第 1 级宽带滤波器― >第 2 级高增益低噪声放大器― > 第 2 第 2 级窄带滤波器,含馈电电路,如图 1 所示。 图 1 电原理框图 第 1 级放大器主要指标是超低噪声、较低增益、兼顾输 出功率和功耗。第 1 级滤波器滤除远端大功率干扰信号,防 止后级工作饱和。第 1 级电路主要目的是防止模块工作饱和 造成功能失效。 第 2 级高增益低噪声放大器主要指标是较高的增益,并 兼顾噪声和功耗,选用一款单片放大器(噪声2dB,增益22dB)。 第 2 级滤波器滤除近端无线电通讯信号干扰。第 2 级电路主 要目的是提高模块增益以及抗干扰能力。 2.2 前级超低噪声放大器设计 第 1 级放大器关键指标是超低噪声,对放大器的噪声进 行最优化设计,在噪声最优化的情况下对驻波、平坦度、稳 定性进行改善。 采用以下几个措施: ( 1)选用合适的晶体管, 使其输入阻抗接近 50 Q,或易于匹配到50 Q系统。(2)输 入端使用电抗匹配,最优化噪声系数。 ( 3)选用合适的源极 电感,有效改善输入驻波以及增加稳定性。 ( 4)输出级使用 合适的有损匹配,改善增益平坦度以及增加稳定性。 根据性能要求,我们选用 0.5卩m pHEMT管进行仿真设 计,经过多次仿真设计,进行了拓扑结构的优化,仿真设计 结构如下,如图 2 所示。 图 2 放大器仿真拓扑结构图 仿真结果如下,如图 3、图 4 所示。 图 3 放大器仿真结果 1 图 4 放大器仿真结果 2 加工样品,测试结果为:工作频率 2492 ± 4MHz,噪声 0.58dB,输入输出驻波 1.6,增益14.5dB,电流15mA。 2.3 滤波器设计 由于电性能特点和小尺寸要求,我们采用声表滤波器的 方案。 滤波器 1 要求损耗小,远带抑制高,我们选用了阻抗元 滤波器 ( IEF) ,这种声表面波滤波器是一种梯形滤波器。 这种滤波器由一组纯粹电连接的谐振器构成,虽然这些谐振 器都制作在相同的基片上,但却没有声耦合。在声激发不强 烈的频率处,器件相当于一个电容器网络,因此会产生衰减 而形成阻带。衰减和电容比有关系,谐振器的数目越多,衰 减就越大。梯形滤波器滤波优点是损耗小, 1-2dB。 滤波器 2 要求近阻带抑制高,陡降快。我们选用了镜像 IDT,耦合的DMS滤波器,为了提高矩形度,IIDT采用变指 这种技术采用了一种不同的谐振方式,在两个反射栅之间的 空间内有三个换能器。两个反射栅构成的谐振腔会产生一组 IDT, 设计的器件在反射栅的反射频带内只有两种对称模式,这样, 器件就相当于一个双极滤波器。 加工样品,测试结果为: 滤波器1:工作频率2492 ± 20MHz,插损2dB,输入输 出驻波 1.6,远端抑制 29dB@2492± 100MHz。 滤波器2: 工作频率2492 ± 4MHz,插损6dB,输入输出 驻波 1.8,近端抑制 29dB@2492± 28MHz。 2.4 电磁兼容考虑 小尺寸对电磁兼容、信号泄露等都提出更高的要求。尤 其是信号从空间的泄露,在小尺寸的范围内很难避免。对于 有源的放大器件来说,很容易造成性能不稳定,甚至自激的 可能。需要通过合理的排版、布线、电源褪耦减小空间耦合 带来的不良影响。 我们采用软件对排版后的电路进行仿真设计,并加上封 装层一并进行设计考虑。并通过试验来修正设计模型,得到 较为可靠的仿真设计模型。 2.5 产品结构和封装 本设计采用全表贴的工艺方案,元器件采用全表贴形式, 可采用自动表贴工艺,工艺成熟,效率高,可靠性强,价格 上也有比较明显的优势。 电路板上表面为电

文档评论(0)

zhaoxiaoj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