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新高考历史复习课时练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docVIP

2022年新高考历史复习课时练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doc

  1.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1.(2021·江西南昌市·高三月考)三省制的演变经历了漫长的过程。尚书省形成于东汉(时称尚书台),逐渐成为权力中枢:中书省和门下省形成于三国时,目的在于分割和限制尚书省的权力;到隋唐之际三省共同构成宰相权力系统。这一演变主要说明了 A.相权逐渐从内朝走向外朝 B.相权结构完善削弱了皇权 C.君主专制日渐强化的趋势 D.君相权共存机制逐渐完善 2.(2021·贵州高三开学考试)钱穆认为:唐代门第势力正盛,应考的有许多门第子弟,在家庭有家教熏染,并早已懂得许多政治掌故。至宋代,除却少数几个家庭外,门第传统全消失了,农村子弟骤然中试,进入仕途,对实际政治自不免生疏杆格。作者意在说明 A.宋代的制度建设不如前朝 B.宋代科举取土缺乏公平性 C.重视公平而忽略实际政治素养 D.科举的出现是-种历史的倒退 3.(2021·湖北武汉市·高三月考)唐代科举制度以考查学识为主,认为这样既能拔人才,治天下,牢笼英彦,消除反侧,又尊王室,抑豪族,扩大参与藉以教忠。有的学者评论说∶至于有唐,一以考试为准绳,而后平民有参与政治之机会,阶级观念赖以破除焉。这说明唐代科举制 A.阻断了豪族入仕途径 B.消除了阶级观念和差别 C.避免了割据势力增长 D.起到了稳固统治的作用 4.(2021·广东佛山市·高三三模)在唐代,凡中书、门下发出的制、敕,均要经由尚书省发付中央诸司及地方州、县;中央各政令机关有符、移、关、牒下达诸州者,也要经由尚书省发遣。这说明唐代尚书省 A.限制了中央决策权的行使 B.成为国家行政管理的枢纽 C.履行了对各级官吏的监察 D.弱化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5.(2021·江苏南通市·高三期末)有学者认为,科举制本质上是对九品中正制的叛逆,是寒门庶族和豪门士族争夺权力的必然结果:科举制的实施解决了九品中正制下豪门士族垄断权力的问题。该学者意在说明,科举制 A.没有改变九品中正制的形式 B.导致寒门年族对权力的垄断 C.有利于消除统治集团的矛盾 D.扩大了封建统治的社会基础 6.(2021·山东青岛市·高三期末)商鞅变法时,“舍地而税人”,征收赋税,不税田亩而税人丁;唐朝中期,宰相杨炎改革,“舍人而税田”,征收赋税,不税人丁而税田亩。推动赋税征收标准变革的主要因素是 A.改革者的个人意愿 B.土地所有制的变更 C.社会形势的变化 D.弥补财政的亏空 7.(2020·广东清远市·高三期末)唐初,六部的尚书每天上午都前往尚书省,有事则开会商讨,午时会食。下午回本部处置部务。尚书省的仆、尚、丞、郎也都有机会对国家大政表示意见,或根据诏敕所确定的大计方针制定具体施政方案。由此可见,唐初尚书省 A.与中书门下形成了制衡关系 B.具有一定的行政自主权 C.能够缓解中央与地方的对立 D.有效制约了皇帝的权力 8.(2021·辽宁葫芦岛市·高三期末)《旧唐书·职官二》门下省条云∶旧制,宰相常于门下省议事,谓之政事堂。马端临也曾说过∶中书出诏令,门下掌封驳,日有争论,纷纭不决。故使两省先于政事堂议定,然后奏闻。由此可知 A.政事堂是三省共同办公之所 B.政事堂提高了政府行政效率 C.三省决策总是存在分歧矛盾 D.三省议政导致皇帝权力旁落 9.(2021·内江市市中区天立学校高三开学考试)有学者认为,三省六部制就是决策、审议和行政权各自独立,政令与施政相分离,在决策层面不是由哪一个部门单独负责,而是由三个省共同进行,三省长官共同组成朝廷决策班子。这说明三省六部制 A.加强了皇帝权威 B.巩固了中央集权 C.实现了民主决策 D.有利于科学决策 10.(2021·江西高三月考)唐太宗时,杜淹以吏部尚书参议朝政,魏征以秘书监参朝政,其后,或称“参议得失”,或称“参知政事”等等,名称不一,都是宰相之职。这主要反映了 A.唐朝宰相制度的滥觞趋势 B.唐朝中枢决策具有开放性 C.唐太宗知人善任虚怀纳谏 D.君主专制得到进一步加强 11.(2021·江西省遂川中学高三月考)唐朝时期,士子往往在科举考试前向达官贵人或文士名流投卷(即投呈作品),以获得赏识而先声夺人。这表明当时 A.开始实行以才选官 B.科举制已十分完善 C.仍实行举荐选官制 D.考试规则尚不严密 12.(2021·黑龙江哈尔滨市·哈九中高三期末)隋朝有“人年五十,免役收庸”的制度性规定。唐朝则规定“无事则收其庸,每日三尺”,二十日的法定正役可以交纳绢布代役,并且中男服杂役也可纳庸代役。上述规定 A.使实物地租转变为劳役地租 B.扩大了征税对象的范围 C.利于维护小农经济主体地位 D.减轻了农民的田赋负担 13.(2021·河南高三月考)自贞观十七年始,不管是官阶低于还是高于三品者均要加带“同中书门下三品”称号,方可参预政事堂会议。唐高宗时,又规定外司四品以下的官员入相,统以“同中书

文档评论(0)

158****199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