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新高考历史复习课时练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doc

2022年新高考历史复习课时练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doc

  1. 1、本文档共3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1.(2021·湖北武汉市·高三月考)《荀子·王制》中记载∶圣王之制也,草木荣华滋硕之时,则斧斤不入山林,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中庸》中则有∶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这些材料 A.说明统治者应提高道德修养 B.蕴含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 C.体现了鲜明的以民为本思想 D.强调建立和谐人际关系的重要性 2.(2021·福建漳州市·高三月考)《墨子·尚贤》中说:“古者圣王之为政,列德而尚贤,虽在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高予之爵,重予之禄,任之以事,断予之令”。这反映了墨子 A.主张为政之本在于尚贤 B.反对宗法世卿世禄制度 C.代表下层手工业者利益 D.强调构建政治和谐社会 3.(2021·浙江高三开学考试)春秋战国时期某家学派对道德在政治上的作用十分重视,他们认为德与刑是主从、主辅关系。下列属于该学派主张的是 A.“圣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礼” B.“天行有常,人道有为” C.“入国而不存其士则亡国矣,见贤而不急则缓其君矣” D.“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4.(2021·内蒙古包头市·高三期末)周族的先祖曾任夏的长官,又曾为商的方伯。周建国后,夏、商二族又成为周的诸侯。商灭夏后,夏商二族交融;周灭商后,夏商周三族进一步交融,西周末期形成了华夏族。这说明了 A.宗法制弱化导致王朝更迭 B.长期战乱民族间差异逐渐消失 C.列国纷争增强部族凝聚力 D.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发展特点 5.(2021·贵州高三开学考试)春秋晚期军事家孙武著有《孙子兵法》一书,该书以“出奇设伏”、“变诈”取胜为主要思想特征,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兵书,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军事著作;但是该书问世后在当时并没有迅速而广泛地传播开来。主要原因是当时 A.汉字尚未形成完整的体系,书写材料落后 B.社会秩序稳健,缺乏军事思想传播的土壤 C.儒家仁政理念逐步深人人心 D.传统贵族社会思维影响深远 6.(2021·新疆高三月考)在礼崩乐坏的情势下,孔子、墨子率先对礼乐进行自觉反思.庄子则吸收了儒盟思想成果,从“人”的存在这--哲学本体论高度对礼乐教化国家意识形态运作进行了彻底的解构,其精神向度于“乐”的抒情性回归,思想关切于主体性的自由与解放。对此解释合理的是 A.儒墨思想在战国时期已成为显学 B.诸子思想在发展中得以同化 C.战国时期儒家教化成为国家意识 D.庄子思想中具有人文主义光辉 7.(2021·江西高三月考)《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古者诗三千余篇,及至孔子,去其重,取可施于礼义……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以求合雅颂之音。”对此记载解读正确的是 A.孔子以“仁为标准对古诗进行了删减 B.叙述经典《五经》之一《礼记》的由来 C.所编作品奠定中国古典文学现实主义基础D.孔子编书主要目的是要维护普通民众利益 8.(2021·江苏连云港市·高三开学考试)春秋时期,儒者讲究从家族仪礼之“礼”,到社会道德伦理之“礼”,再到国家制度之“礼”的一整套严格仪式。这表明当时儒者意在 A.整顿社会秩序 B.推崇仁的观念 C.强调社会和谐 D.倡导隆礼重法 9.(2021·河南高三月考)《礼记·王制》篇记载:“司徒修六礼以节民性,明七教以兴民德,齐八政以防淫,一道德以同俗,养耆老以致孝,恤孤独以逮不足,上贤以崇德,简不肖以绌恶。”这反映出先秦儒家 A.主张建立践礼的社会规范 B.为君主专制提供理论支撑 C.旨在通过修礼教以明霸道 D.以礼乐教化反对不义之战 10.(2021·湖北武汉市·高三月考)《商君书·农战》中记载∶圣人明君者,非能尽其万物也,知万物之要也。故其治国也,察要而已矣。如果国不农,则与诸侯争权,不能自持也,则众力不足也。据此可知,商鞅变法 A.首次提出富国强兵 B.主张实行君主专制 C.加速实现民族融合 D.以农业发展为要务 11.(2021·广西河池市·高三期末)秦孝公用商鞅变法,对家庭严厉推行分户析居的改革政策,规定“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税”,把家庭单位强令分析到最细小程度。父与成年儿子分居,都以户主身份列名国版。商鞅此举力图 A.推动重农抑商政策的建立 B.确立小农经济主导地位 C.瓦解宗法制度的社会根基 D.移风易俗实现社会转型 12.(2020·辽宁高三月考)著名学者梁启超在论及先秦某一流派思想时指出:其意谓道德与实利不能相离,利不利即善不善的标准。若此,吾得名之曰“义利一致观念”。据此可知,这一思想流派是 A.儒家 B.道家 C.法家 D.墨家 13.(2021·渤海大学附属高级中学高三开学考试)春秋末年,晋国赵氏宣布不管是生产奴隶还是家庭奴隶,只要立了战功,就可以成为自由民。同时实行“旧田半税,新田不税”的政策。这些做法 A.有利于新生产关系的发展 B.直接造成三家分晋的局面 C.说明当时社会的纷争不断 D.体现

文档评论(0)

158****199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