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高中语文二轮复习第六编语言文字应用热点2情境运用之生动表达__修辞仿写文学短评课件.ppt

2021高中语文二轮复习第六编语言文字应用热点2情境运用之生动表达__修辞仿写文学短评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5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解析】本题考查赏析句子表达效果的能力。此类试题一般从修辞手法和词语运用的角度两方面来分析,修辞手法上一般运用比喻、拟人、夸张、排比等使句子更生动具体,词语运用上可以主要抓动词、形容词、数量词或一些带感情色彩的词语,体会句子的含意。本题原文采用拟人手法,赋予疟疾以人格,“卷土重来”说明疟疾因为滴滴涕的禁用而再次席卷而来造成的严重后果,表达形象生动;原文“每年至少100万人”,采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具体、准确地说明了疟疾给人类带来的损失,说服力强。 答案:①原文采用拟人手法,表达生动形象;②采用列数字的说明手法,表达准确具体。 3.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3分)   牛肉饼和小米粥很快都端来了,热气、香味混在一起,让我食欲大振。   往小碟子里倒了醋和辣椒油,然后在酸和辣的合奏里,我把饼和粥都一扫而光,又心满,又意足。 比喻具有相似性,请据此对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所用比喻进行简要分析。(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典题】①句中把塞车的路比作黏稠的河,体现了比喻的相似性;②路和河的形状相似,车流和水流相似;③塞车时汽车行驶缓慢,和河水因杂质多而黏稠时流动缓慢相似。 【审题笔记】 阅读文段前,先看一下题目要求,即对画横线句子运用的比喻进行简要分析,分 析比喻的相似性。 通读第一段不难发现,此段写“我”步行回家时所见到的情景,而画横线句子是 “我”走进二环路西侧看到的情景,从画横线句子看,描写的是二环路较为严重 的塞车的情形,文段中作者把二环路比作一条极具特点的河,结合题干中“比喻 具有相似性”的提示,明确本体和喻体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似点,可得出“把塞车 的路比作黏稠的河,体现了比喻的相似性”;从形状角度分析本体和喻体的相似 性,可得出“路和河的形状相似,车流和水流相似”;从状态角度,扣住“黏稠” 一词,分析车流与河水的相似性,“黏稠”本义指浓度大,不易流动,联系上文“这条环路是北京塞车最严重的道路之一”,可得出“塞车时汽车行驶缓慢和河水因杂质多而黏稠时流动缓慢相似”。 问题答卷采样 问题诊断 处方笺 答题卡1 把塞车的路比作黏稠的河,借助车流和水流相似的特点,形象地写出了北京塞车严重,路堵塞严重。 注重比喻效果的分析,不能扣紧相似性进行具体分析。 1.审题时准确理解比喻的相似性,能够结合具体语句进行分析。 2.明确题干指向后,要从不同角度组织答案,力求完整、全面。 答题卡2 句中把塞车的路比作黏稠的河,体现了比喻的相似性;塞车时汽车行驶缓慢,和河水因杂质多而黏稠时流动缓慢相似。 能够理解比喻的相似性,但具体分析不够全面。 【规则构建·状元实验室】 一、划重点——高频失分类型统计,明确失误点,规避雷区 修辞 ①对常见修辞概念不熟悉;②题干指向不准确;③不能结合具体语句进行全面分析。 仿写 ①不明确仿写例句的句式特点;②不考虑结构和内容的一致性;③语句表达不准确。 文学短评 ①对作品读不懂,不理解;②评价笼统,针对性不强,内容太散,不合短评要求。 二、敲黑板——化身阅卷者,从阅卷者关注的重点中,确定答题原则 阅卷老师关注重点 考生解答原则 原文(句)内容理解是否准确,并结合其内容按照题目要求作答。 ①立足对原文(句)内容的理解。 ②能够结合具体的原文内容作答。 ③针对性评价,别答非所问。 答题思路是否符合要求。 ①熟悉修辞、短评、仿写的必备知识,熟悉和理解常见概念。 ②看清题干要求,有序、全面作答。 技巧通·制霸考试力 【典例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3分)   中秋前后是北平最美丽的时候。天气正好不冷不热,昼夜的长短也划分得平均。没有冬季从蒙古吹来的黄风,也没有伏天里挟着冰雹的暴雨。天是那么高,那么蓝,那么亮,好像是含着笑告诉北平的人们:在这些天里,大自然是不会给你们什么威胁与损害的。西山、北山的蓝色都加深了一些,每天傍晚还披上各色的霞帔。 文段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3分) (  ) A.比拟、比喻、夸张  B. 比拟、比喻、排比 C.对偶、借代、排比 D. 对偶、借代、夸张 B 【教你怎么答】 第一步 明确任务要求:文段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第二步 明确答题规则和设题陷阱,利用规则,避开陷阱,准确答题 【答题规则】 【运用规则】 在题目中提供了六种修辞,做题时,建议按照答题规则,先看题型,如有选择题,在第一遍阅读原文时,就要留心文段运用了哪些修辞,节约答题时间。文段中,“天是那么高,那么蓝,那么亮,好像是含着笑告诉北平的人们”这一句中就综合运用了排比和比拟的手法;“披上各色的霞帔”运用了比喻的手法。此段没有夸张、借代、对偶修辞。如果是主观题,需要放到原文中,结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springcha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大家要善于修改和套用,省时省力。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