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六章 地下水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成分及其演变
第六章 地下水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成分及其演变
6.1 概述
6.2 地下水的物理性质
6.3 地下水的化学特征
6.4 地下水化学成分的形成作用
6.5 地下水化学成分的基本成因类型
6.6 地下水化学成分的分析内容与分类图示
第六章 地下水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成分及其演变
6.1 概述
【水质】指水的适用性,即水的物质成分、物理性状、
和化学性质及其对 所有可能的用水目的的其质量适应性
的综合特征。
作为水资源,其量和质的属性是不可分割的,没有量
的质和没有质的量都是没有资源意义的。
地下水水质在人民生活及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第六章 地下水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成分及其演变
1 水质与人体健康
①碘,摄入量过低,会引起甲状腺肿大;
②氟,氟化物过高,会引起牙齿氟斑,严重的会
引起牙齿松动、折断、脱落。过量的氟还会引起骨骼
氟中毒,即氟骨病。氟摄入量过低,又会发生龋齿病。
③硬度,硬度过低,会使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升
高。
④贡,水俣yǔ病。
⑤放射性
第六章 地下水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成分及其演变
2 水质与农业生产
标准分类
本标准根据农作物的需求状况,将灌溉水质按灌溉作
物分为三类:
3
一类:水作,如水稻,灌水量800m /亩·年。
二类:旱作,如小麦、玉米、棉花等。灌溉水量
3
300m /亩·年。
三类:蔬菜,如大白菜、韭菜、洋葱、卷心菜等。蔬
3
菜品种不同,灌水量差异很大,一般为200~500m /亩。
第六章 地下水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成分及其演变
2 水质与农业生产
第六章 地下水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成分及其演变
2 水质与农业生产
第六章 地下水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成分及其演变
2 水质与农业生产
第六章 地下水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成分及其演变
3 水质与工业生产
①冷却用水:较低温度,盐类及硬度,浑浊度,硫化氢,
酸碱类腐蚀性成分。
②蒸汽锅炉用水:水质硬度足够小。
③生产技术用水:纺织工业要求硬度小;淀粉工业要求
不能有毒性和着色成分;酿制啤酒用水不能有硫酸钙存在,
以保障麦芽发酵;葡萄酒酿造不允许含有氯化钙和氯化镁,
以免影响酵母菌的生长;制糖用水不得含有腐败物质且矿
化度要小。
④工程建筑:具有侵蚀性的天然水对混凝土及金属结构
体会产生溶滤、分解及结晶膨胀等侵蚀破坏作用。
第六章 地下水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成分及其演变
4 水文地球化学找矿
围绕盐矿、油田以及金属矿床,往往形成特定化学元素
的分散晕圈,可以作为找矿标志。
《水文地球化学找矿法》,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
工程地质研究所,地质出版社,1977.4
《水文地球化学找油理论与方法》,刘崇禧等编著,
地质出版社,1988.8
第六章 地下水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成分及其演变
5 )含有大量盐类的地下水是宝贵的工业原料
①Br/溴xiù:用于水的纯化(游泳池),制二溴乙烯
(汽油抗爆震音)、阻燃剂以及其它一些溴代有机化合
物。
②B/硼péng:和钛钨一起制轻质抗热合金,也用于抗
热玻璃的制造,眼睛消毒液的配制。
③Sr/锶sī :用于焰火,具有洋红色火焰。也用于核能
电池。
6 某些具有特殊物理性质与化学成分的水具有医疗意义
第六章 地下水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成分及其演变
7 )信息载体
“地下水的功能主要包括:资源、生态环境因子、灾
害因子、地质营力与信息载体。”
地下水的化学成分是地下水与环境—— 自然地理、地
质背景以及人类活动——长期相互作用的产物。一个地区地
下水的化学面貌,反映了该地区地下水的历史演变。
研究地下水的化学成分,可以帮助我们回溯一个地
区的水文地质历史,阐明地下水的起源与形成。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上海华谊(集团)公司行测笔试题库2022.pdf
- 专题03 阅读填空20篇(中考真题+各区名校模拟)2023年广州中考英语冲刺专项训练(解析版).docx VIP
- 产品结构设计课作业.doc VIP
- 临床药物治疗学模拟考试题+答案.docx VIP
- 临床药物治疗学考试题与答案.docx VIP
- 霸碗 盖码饭 智能炒菜机器人 品牌手册(2023Q4版).pdf
- 临床药物治疗学考试题+答案.docx VIP
-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体育教案全集全册.doc VIP
- 2011-2016年淮北师范大学《分析化学》考研真题汇总.pdf VIP
- 2011-2016年淮北师范大学《无机化学》考研真题汇总.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