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米巴痢疾护理常规.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阿米巴痢疾护理常规 肠阿米巴病是溶组织内阿米巴所致的肠道感染,典型表现有粘液血便等痢疾样症状,称为阿米巴痢疾。 【临床表现】 潜伏期一般为 3 周,亦可短至数日或长达年余。 1、轻型:临床症状不明显,间歇出现腹痛、腹泻,粪便中有包囊。肠道病变轻微, 有抗体形成,当机体抵抗力下降时,可发生痢疾或肝脓肿症状。 2、普通型:包括急性与慢性两种表现,全身症状轻,无发热,起病缓慢呈间歇性腹泻又称阿米巴痢疾。典型急性表现为粘液血便呈果酱样,每日余次,便量中等,粪质较多,有腥臭,大便镜检可发现滋养体。 3、重型:起病突然,高热,先有较长时间的剧烈肠绞痛,随之排出粘液血性或血水样大便,每日十余次,伴里急后重,粪便量多,伴有呕吐、失水,甚至虚脱或肠出血、肠穿孔或腹膜炎。本型少见常发生在感染严重、营养不良,孕妇或接受激素治疗者。 【治疗原则】 1、 一般对症治疗 2、 病原治疗甲硝唑常为首选药物。 3、 抗菌药物通过抑制肠道共生细菌而影响阿米巴的生长繁殖。可以选用喹诺酮类、四环素类、氨基糖苷类。 【护理评估】 1、 了解患者发病前有无接触类似病例,当地有无本病发生及流行。 2、 评估患者有无发热、腹痛、腹泻、果酱样便、里急后重,有无休克、脱水、电解质紊乱、肠出血、肠穿孔发生。 3、 了解血常规、大便等检查结果。 4、 了解患者及家属对疾病的认识、应对方式和心理状态。 【护理措施】按传染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1、 隔离给予患者消化道、接触隔离,隔离至连续 3 次粪便未查出滋养体或包囊。 2、 休息急性期或暴发性卧床休息。肠穿孔取半卧位。 3、 饮食给予高热量、高蛋白、含维生素丰富易消化的少渣流质或半流质饮食,鼓励患者多饮水,保证每日足够的液体摄入量;慢性和排包囊者避免刺激性食物;腹胀者少糖、低脂肪,避免肠胀气;肠出血、穿孔者禁食。贫血者鼓励多进食含铁丰富食物。 4、 遵医嘱治疗,观察药物疗效和副作用。 5、 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包括生命体征、腹痛、腹泻、呕吐、发热等,记录呕吐物和大便的次数、性状、颜色、量及气味,观察有无脱水,预防并发症。如突然发生的腹痛,腹肌紧张、腹部压痛、血便等症状,警惕肠出血和肠穿孔。慢性患者观察贫血情况。 6、 减轻腹部胀气,口服颠茄合剂或肌注阿托品,热敷按摩腹部,必要时松节油涂腹部及钢管排气。 7、 保持大便通畅,必要时开塞露塞肛或生理盐水低压灌肠。 8、 保持皮肤清洁,尤其肛门周围皮肤粘膜的清洁。便后以温水清洁肛周皮肤,局部涂以植物油,以防止皮肤阿米巴病或溃烂。 9、 高热按高热护理常规。 10、及时协助粪便标本采集。为提高阳性率,应注意:a 留取标本的便盆应清洁,不混有尿液及消毒液。气温低时,便盆应先用温水冲洗,送标本的容器应设法保持一定温度并立即送检。阿米巴滋养体排出体外 2h 即趋于死亡。b 若服用油类、钡剂及铋剂者,应停用 3 天之后留取标本送检。C 宜采取新鲜脓血便送检。 11、给予患者心理安抚和支持,鼓励患者积极应对和治疗疾病。 【并发症观察】 (一) 肠道并发症 1、肠出血、肠穿孔:突然发生的腹痛,腹肌紧张、腹部压痛、血便等。 2、阑尾炎:临床上表现与一般阑尾炎相似的症状,易发生穿孔或形成脓肿 3、结肠病变:可有腹痛、大便习惯改变或间歇性痢疾样发作,部分病人发生完全性肠梗阻。 4、肛管瘘管:多为肛周-直肠瘘管,管口常有粪臭味的脓液流出。 (二)肠外并发症 1、阿米巴肝脓肿:最常见,发热、肝区疼痛,肝大,有压痛叩击痛。 2、阿米巴脑脓肿:体温急剧升高,可达 39~40°,头痛,伴恶心及喷射性呕吐,烦躁不安、神志改变。 3、阿米巴肺脓肿 4、阿米巴腹膜炎 5、阿米巴胸膜炎 6、泌尿道或生殖器阿米巴病, 【健康指导】 1、 指导患者家属注意搞好环境和个人、饮食卫生。 2、 嘱患者注意休息,宜高热量、高蛋白、含维生素丰富易消化的少渣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少糖低脂肪,避免刺激性产气食物,鼓励患者多饮水 3、 告知治疗期间禁饮酒、加强营养、防止暴饮暴食,避免受凉、劳累的重要性,出院后 3 个月内应每月复查大便一次,追踪有无复发。 4、 提倡健康的性行为。 5、 彻底治疗患者及排包囊的带囊者。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xinqiji197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