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效唑喷雾对盆栽杜鹃株型控制及抗性的效应-精品文档.docxVIP

多效唑喷雾对盆栽杜鹃株型控制及抗性的效应-精品文档.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多效唑喷雾对盆栽杜鹃株型控制及抗性的效应 杜鹃是杜鹃科(Ericaceae )杜鹃属(Rhododendron)著名 观赏植物,是世界名花,也是我国十大名花之一 [1] ,适合在室 内盆栽观赏, 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 但是由于居室内光照不足或 者生产场地过于隐蔽,易造成植株徒长,植株过高,株形松散, 叶色暗淡,花芽分化少,甚至出现花色变淡等现象,从而严重影 响其观赏价值。多效唑(PP333)是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低毒, 具有延缓植物生长、抑制茎秆伸长、促进植物分蘖等效果。本研 究用不同浓度的多效唑(PP333)对盆栽杜鹃进行叶面喷雾,研 究其对盆栽杜鹃抗逆性、 植株生长及开花的影响, 以期为杜鹃盆 栽或盆景生产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1材料与方法 试验材料 以杜鹃品种状元红的 2 年生扦插苗为试验材料, 选取生长健 壮、株型基本一致的植株,花后修剪株高为15?20cm,冠径20? 25cm。 试验方法 2011 年 6月 30日,待新芽萌发展平 2?3张叶后,进行盆 栽杜鹃的多效唑株型控制试验, 采用 100、200、300、400、500mg/L5 种浓度处理(分别简称I、n、m、w、V处理)和清水( CK) 处理,每处理10盆,重复3次,叶面喷雾30mL日常管理同其 1 1)。 他植株。 1.3 数据调查和处理 2011年 8 月底新梢停止生长后取成熟叶片测定叶绿素含量 及酶活性。 叶绿素含量测定采用李合生等的方法 [2] :取 0.5g 叶 片,加入95%乙醇研磨成匀浆并过滤入 25mL容量瓶,定容后分 别在649、665nm波长下测定吸光度。粗酶液提取与测定:称取 0.5g叶片,加入磷酸缓冲液,冰浴研磨,于 8000r/min (4C) 离心30min,上清液为粗酶提取液。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活 性采用王学奎的氮蓝四唑法[3]测定,过氧化物酶(POD活性采 用李合生的愈创木酚法[2]测定,丙二醛(MDA含量采用邹琦的 方法[4] 测定。 2012 年 3 月中旬杜鹃进入始花期后,分别调查盆 栽杜鹃每个处理的枝条数、枝条长、叶面积,并于花期观察记录 开花时间、花蕾数、花朵大小等(开花时间以 5%花朵开放开始 计算)。 2 结果与分析 2.1 多效唑对杜鹃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用不同浓度多效唑处理盆栽杜鹃后,其中处理I、n、m、 IV叶片中叶绿素含量均极显著高于对照, 且处理□、m的叶片叶 绿素含量最高,但二者之间差异并不显著; 处理V的叶片叶绿素 含量极显著低于对照, 表明喷施多效唑对杜鹃叶片中叶绿素含量 的增加有显著效果, 但高浓度处理反而会使叶绿素含量降低 (表 多效唑对杜鹃抗性的影响 221多效唑对杜鹃SOD酶活性的影响由表2可以看出:用 不同浓度多效唑处理后, 各处理间SOD酶活性差异明显,与对照 相比,处理I、n、m的 SOD酶活性极显著增加,其中处理I、 □间差异不显著,处理m的 SOD酶活性最高,而处理w、v的 SOD酶活性极显著低于对照,表明适当浓度多效唑能显著提高 SOD酶活性,当多效唑浓度为 300mg/L时,SOD酶活性最高。 2.2.2多效唑对杜鹃POD酶活性的影响由表2可以看出:用 多效唑处理后,各处理间POD酶活性存在明显差异,与对照相比, 处理I、n、m、w的 POD酶活性均极显著增加,处理m的 pod 酶活性约为对照的2倍,其中处理I、n间的 POD酶活性仅在 0.05水平上存在差异,而在 0.01水平上差异不显著;处理V的 POD酶活性极显著低于对照。表明低浓度的多效唑可以增加杜鹃 的POD酶活性,当多效唑浓度为 300mg/L时,POD酶活性最高, 当浓度超过400mg/L, POD酶活性下降,如处理V的酶活性极显 著低于对照。 2.2.3多效唑对杜鹃MDA含量的影响由表2可以看出:不同 处理的杜鹃植株叶片内 MDA含量不同,I、n、m、W、V5 个 处理的MD 处理的MD皓量均低于对照,且与对照间差异极显著, 5 个处理 间,处理i、n与处理m、w、V间也存在显著差异,其中处理 m的MDA含量最低,而处理w、v的含量却又增加,说明多效唑 处理过的植株与对照相比, 抗性都得到加强, 并随着处理浓度的 增大,植株抗性出现先增后减的趋势,其中以处理m效果最佳。 多效唑对盆栽杜鹃植株的矮化效应 由表 3 可以看出, 与对照相比, 不同多效唑处理对杜鹃枝条 长度、发枝数及叶面积均有极显著抑制作用, 而且这种抑制作用 与处理浓度呈显著正相关。 在枝条长度、 发枝数及叶面积这 3 个 形态指标中, 均为最高处理浓度抑制效果最强, 其中 500mg/L 处 理的枝条均长只有3.05cm、发枝数只有27.40个、叶面积只有 323.4mm2仅为对照的35%-70% 多效唑对盆栽杜鹃开花的影响

文档评论(0)

yusuy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