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发现生活之美(读书笔记)
发现生活之美(读书笔记)
对于多数的中国读者来说,兰姆,绝对是一个有些陌生的名字,然而,200多年前,他是与蒙田齐名的具有世界声誉的散文大家。
兰姆,全名查尔斯·兰姆,出生于19世纪初的英国,通常,人们是这样描述他的:“有这么一位作家,他个子不高,身材瘦弱,一件伦敦职员常穿的黑色燕尾服下摆紧贴在细细的腿上;面孔是长长的,一双淡褐色的眼珠有时流露出忧郁的神气,有时又含着调皮的光芒;他性格温和,有时又有点倔倔的脾气;他有口吃的毛病,可在朋友们当中又爱说句俏皮话;他的文章也写得有点曲折、古怪。这个人就是英国散文家查尔斯·兰姆。”
可是,就是这样一个看似平凡的人,却有着震惊世界文坛的力量。更让人惊奇的是,兰姆的世界性文学声誉居然是建立在《伊利亚随笔》、《莎士比亚戏剧故事》等几本薄得可怜的小书上,多少让人觉得不可思议。而最让人惊羡的是,《伊利亚随笔》“包括了许多至今写得最好的英语散文,历代读者最喜爱的散文绝大多数也出于此书。”
要说兰姆的散文,一定得先了解一下兰姆的本人。兰姆是一个非常不幸的作家,他的一生都在漫长繁重、单调乏味中度过,而且他的命运坎坷,屡遭不幸。家里穷困潦倒不说,他还因为生活和爱情的变故,一度精神失常。为了照顾有精神病的姐姐玛丽,感情深挚的兰姆决定终身不娶,用自己的一辈子看护姐姐。深厚的情感,让人动容,但是,在20出头的年纪,就背上这样沉重的负担,真的是极其不幸运的。兰姆写作的初衷,是为了补贴家用,打发清贫寂寞的人生。但是,很遗憾的是,他最初与姐姐合著的《莎士比亚戏剧故事集》最然很出名,但让人评价为:“能作为英国第一流散文家成名的作品却是一篇也没有”。
事情出现转机的是1820年的10月《伦敦杂志》的创办,一个很眼光的杂志主编向兰姆约稿,兰姆的文运从逆境走向顺畅,甚至到达文学创作的顶峰。他以伊利亚的笔名为《伦敦杂志》撰稿,杂志主编也给了他绝对的自由:不拘题材和写法,不限字数。以后的7年时间里,兰姆基本上每月写稿一、两篇,时间转瞬即逝,截止到1831年,已达60几篇。这些文章多是散文随笔,涉及到人生与社会的各个方面:谈书、论画、评戏、说牌、叙旧、记梦、写病----热闹繁华的伦敦是他全部灵感的来源。他从芸芸大众和世俗的平凡小事中寻找富有诗意和浪漫的东西。在给诗人华兹华斯的信中,他曾经说过:“伦敦的街景和人给我带来的喜悦是无法形容的。”但是,让人觉得奇怪的是,他的散文展示给读者的情怀却是怀旧的。兰姆喜欢旧的东西,旧的生活,这一点,兰姆的朋友赫兹利特可以证明,赫兹利特说:“兰姆不高兴一切新面孔、新书、新房子、新风俗,-----他的情感‘回注’过去,但是过去也要带着人的或地方的色彩,才会深深的感动他。”
兰姆散文作品的灵魂是新颖,他会写以前作家从来不注意的小人物,小事件,这种不拘泥于大创作、大事件的独创性,让他在当时的世界文坛独树一帜。我们常常感叹:只有具有经历过生活之痛的人,才会有广博的同情心,才会深入到最真实的生活之中。兰姆是个有同情心的作家,他看所有的人和事都带着爱和宽容,他会将心比心地去体会别人的苦衷。用充满爱的的眼光来观察世间百态,风物人情,自然一切都是那么可爱,加上他风趣幽默的个性,明明心酸悲苦的生活,平淡乏味的日常,也变得妙趣横生。在他的散文《扫烟囱小孩礼赞》中,他深情地写出了对这群生活在最底层的扫烟囱的小孩的同情,他说自己是“怀着一片同情的眷念”,在记述了那些“在岁末的清晨,在那砭人肌肤的寒气里……高踞在烟囱顶端,以此为小小讲坛,向人类进行一场坚忍不拔的说教”的扫烟囱小孩。他表达出自己“对这些小不点儿——这些满身污垢的小人儿——这些外表乌黑但心地纯洁的孩子们——对他们我总是心生怜爱之情。”他说:“一个小心观察生活的人用不着自己去铸什么东西,‘自然’已经将一切东西替我们浪漫化了。所以,当兰姆有一次不小心摔了个仰面朝天的时候,发现“一个扫烟囱的小孩正淘气地看着我笑。”“这一滑稽的景象让他笑出了眼泪,附着在可怜的布满血丝的眼角;他的眼睛由于哭得太多加上烟熏变得通红,可总是闪着苦中作乐的快乐的光芒……”此刻的摔倒,在兰姆看来,绝对不是有损绅士风度,而是当他看到孩子纯真烂漫的笑容时,他愿意再次跌倒,哪怕自己做上一整天的笑柄,只为让这个扫烟囱的小男孩开怀一笑。这是怎样一种宽容和悲天悯人啊!这就是兰姆,当生活的重担压着他,当命运的不幸捉弄他,当我人生的灾难接而连三地发生,这位伟大的作家,却会不失热情,从一些平凡的事物中,诠释出新东西和新趣味 ,这是非常难能可贵的幽默,只有拥有人生大智慧的人,才能在如此庸常而又不幸的生活中,发现俗世生活之美。兰姆觉得天下可爱东西非常多,他喜欢看洗烟囱的小孩洁白的牙齿,喜欢看伦敦街头墙角鹑衣百结,喜欢看光怪陆离的叫花子,甚至于伦敦街头的喧哗声他以为都是天籁之音。阅读兰姆的散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