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介绍.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安徽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介绍 遗址,从历史、审美、人种学或人类学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价 值的人类工程或自然与人联合工程以及考古地址等地方。今天 在这 里为大家介绍安徽的新石器时代遗址,欢迎大家阅读 ! 安徽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介绍遗址揭露面积 7000余平方米,清理 房基48间,墓葬217座,灰坑149座,兽坑7座,祭祀坑4座, 出土各类文物近万件。是不可多得的文化遗产。 尉迟寺新石器时代遗址,位于安徽省蒙城县许疃镇毕集村东约 200米处,是国内保存较大、以大汶口文化为主的原始社会聚落遗址。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徽工作队,从 1989年至今,先后进行 了 13次发掘,在一万平方米的范围内,共清理出房迹 78间,墓葬 300余座及大量的灰坑、祭祀坑等。出土各种石器、陶器、骨器、蚌 器等珍贵文物近万件,为研究皖北地区原始社会中、晚期的历史提供 了十分重要的资料。 在距今四、五千年以前,尉迟寺一带的自然景观十分优美。溪水 潺潺,林木葱葱,各种动物游荡河畔林间,戏水觅食。我们的祖先, 就在这块肥沃的土地上繁衍生息,用自己辛勤的双手创造着丰富多彩 的古代文化,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历史遗产。通过发掘使这座沉睡了 五千年之久的古代遗址重放光彩,并以它独具特色的文化面貌展现着 当时人们的居住形式、文化生活、意识形态以及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 平。 安徽的新石器时代遗址的构型与意义尉迟寺是一处南北 230米、 东西220米的圆形环壕大汶口文化聚落,发现成排成组的红烧土房 子40余间,房内常有数量不等的生活用具和生产用具, 最多的达80 余件。反映在尉迟寺遗址中的资料是多方面的,主要有以下几项内容: 一是大型红烧土排房建筑的发现,弥补了大汶口文化几十年来仅见墓 葬而缺乏完整聚落的空白。二是在建筑遗址的周围,有一条南北跨度 230米、东西跨度220米、宽25?28米、深4.5米的椭圆形围沟, 把聚落遗存团团围住,使聚落显得完整而严谨。三是意识形态方面的 资料主要表现在墓葬方面。四是物质文化方面的特征,主要表现在陶 器方面。五是在儿童瓮棺葬具上,共发现四件完整的陶器刻划符号, 这一发现,成为史学界关注的焦点。六是在遗址中同时发现了小米和 大米农作物的遗存,这对研究黄淮地区距今5000年前的原始农业状 况和当时的自然地理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迟寺遗址是皖北地区目前规模最大的一处原始聚落遗址, 它的发 现对大汶口文化全面研究是一项巨大的突破。尉迟寺遗址的考古资 料,不但填补了大汶口文化几十年来无完整聚落的空白, 而且还确立 了大汶口文化一个新的地方类型;;尉迟寺类型。这一成果,为中国史 前聚落的研究,增添了新的内容,大大拓展了大汶口文化研究的领域, 深化了对大汶口文化结构的认识,我们可以从聚落形态,墓葬制度等 方面,去认识当时社会结构的变化。 安徽的新石器时代遗址的规模及特色遗址呈四周低中间高的凸 形的地貌,遗址中的红烧土排房是我国迄今为止已经发现的最完整、 最丰富、规模最大的史前建筑遗存。该遗址是国内保存最为完整规模 最大的原始社会新石器晚期聚落遗存,东西长约 370米,南北宽约 250米,总面积约为10万平方米。1989年至1994年,中国社会科 学院考古研究所先后进行了 8次大规模的发掘,揭露面积7000多平 方米,共清理出红烧土房基10排(组),计41间,墓葬217间,以 及灰坑、祭祀坑、兽坑、活动广场等遗址,出土陶、石、骨等文物近 万件,被史学界专家称为“可与金矿媲美的资源”。该遗址于2001 年7月17日被列为第五批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尉迟寺遗址成 为考古界公认的“中国原始第一村”,最重要的原因是在这里首次发 现了新石器时代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房屋遗址。这里出土的红烧土 房,为当时人类最豪华的住宅。每间房子均由墙体 (主墙和隔墙)、房 门、室内桩、房顶、居住面、灶址等部分组成,建造时均经过挖槽、 立柱、抹泥、烧烤等工序。 红烧土房制作工艺复杂,先用粗木和泥土混合物搭建出墙体和屋 顶,再用火烘烤,直至整个房屋变成红色。红烧房是原始人烧制的最 大最硬的一件陶制品,这样的房屋冬暖夏凉,坚固美观。 2001年考古专家对中国原始第一村进行了第二阶段发掘,出土 了大量的儿童瓮棺葬、陶杯、陶器、红烧土排房等文物,并在村落中 央发现一个总面积达1300平方米的大型中心广场,圆形,用红烧土 粒铺设而成,表面光滑,厚10厘米,从剖面可明显看出人工铺垫的 迹象。这次清理出的15间红烧土房,面积从2平方米到20多平方 米不等,总长度达75米,与先前出土的几间红烧土房相对接。整个 村落呈现为由3排平行主体房屋组成的“丰”字型格局,表明这个村 落在建设前有过统一规划,加上村落中央的大型广场和外围大型的环 形濠沟,形成一个宏大的整体格局。

文档评论(0)

210519478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