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宗教建筑佛教剖析.ppt

  1. 1、本文档共9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独乐寺坐落在蓟县城内,是中国首批公布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一座享誉中外的千年古刹。独乐寺始建于隋朝(隋仁寿四年,公元604年),辽代统和二年(公元984年)重建。明万历、清顺治、乾隆、光绪年间维修,乾隆十八年(公元1753年)增砌照壁,增设观音阁重檐上下各四根擎檐柱,并建寺东行宫。独乐寺占地总面积1.6万平方米,山门面阔三间,进深四间,上下为两层,中间设平座暗层,通高23米,是国内最古老的高层木结构楼阁式建筑。 ;独乐寺,俗称大佛寺,位于天津蓟县城内西大街。传说安禄山起兵叛唐,在此誓师,因他想做皇帝,“思独乐而不与民同乐”而得寺名。古寺建于唐贞观十年,辽统和二年(公元984年)重建,是中国仅存的三大辽代寺院(辽宁义县奉国寺,河北蓟县独乐寺、山西大同华严寺 )之一. ;山门面阔三间,进深两间,斗拱粗壮有力,为典型唐代风格,最早的庑殿顶山门。 山门上悬的明代官吏严嵩所题“独乐寺”匾额。山门内 “哼”“哈”二将,是辽代彩塑珍品。独乐寺山门正脊的鸱尾,是我国现存古建筑中年代最早的鸱尾实物。 ;第20章宗教建筑佛教剖析;天津蓟县独乐寺山门gate庑殿(hip roof)分心槽、侧脚、推山;天津蓟县独乐寺山门;天津蓟县独乐寺山门;主建筑观音阁面阔五间,进深四间。阁下檐上高悬“观音之阁”匾额,相传为唐代李白所写。观音阁高23米, 木质,集我国木结构建筑之大成,是国内现存最早的木结构楼阁。观音阁看似只有两层,实际是一座三层式古老的木结构建筑物----在上下层之间还夹着一个用腰檐和平坐栏杆围绕着建成的暗层。阁内有一座高达16.27米的观音菩萨像,是辽代泥塑艺术珍品,又是国内最大的观音塑像。形体高大的观音像,矗立在阁内中央的须弥座上,向上穿过二、三层平台,直入顶层覆斗形的八角藻井之中。观音像慈目低垂,面露微笑,亲近如在人间。为显示观音法力高强,塑造者在观音头顶上又塑出十个小观音,所以又有“十一面观音”之称。观音的两侧侍立着两尊菩萨,面目丰润,姿态优美,和唐代仕女画一脉相承。观音阁四壁,绘着五彩缤纷的壁画,南墙大门两侧是四臂和三头六臂的明王像,北墙后门??侧和东、西墙画着十六罗汉。;第20章宗教建筑佛教剖析;第20章宗教建筑佛教剖析;第20章宗教建筑佛教剖析;天津蓟县独乐寺 山门、观音阁 辽统和二年;观音阁歇山顶(gable and hip roof)外而今内三 暗层 ;;观音阁pavilion 金厢斗底槽: 内外两圈柱 两套梁架 ;第20章宗教建筑佛教剖析;大同华严寺始建于辽重熙七年(1038年),依据佛教经典《华严经》命名。寺院坐西向东,山门、普光明殿、大雄宝殿、薄伽教藏殿、华严宝塔等30余座单体建筑分别排列在南北两条主轴线上,布局严谨,规模宏大,占地面积达66000平方米。辽金时期我国华严宗重要寺庙 现上下二寺虽连成为一体,仍各以一主殿为中心。上寺以金建大雄宝殿为主,分为两院,有山门、过殿、观音阁、地藏阁及两厢廊庑,高低错落,井然有序。下寺以辽建薄伽教藏殿为中心,保存有辽代塑像、石经幢、楼阁式藏经柜及天宫楼阁。下寺砖雕二门以东,又有天王殿、南北配殿和山门,别为一院。此寺主要殿宇皆面向东方,这与契丹族信鬼拜日、以东为上的宗教信仰和居住习俗有关。;下寺;第20章宗教建筑佛教剖析;第20章宗教建筑佛教剖析;第20章宗教建筑佛教剖析;第20章宗教建筑佛教剖析;第20章宗教建筑佛教剖析;善化寺俗称南寺,位于山西大同城内西南隅,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面积13900多平方米。沿中轴线上,依次排列着山门、三圣殿、大雄宝殿。大雄宝殿两侧有观音殿和地藏殿。大雄宝殿与三圣殿之间的西面,有一座独具风格的普贤阁,它是一处重檐九脊顶方形楼阁。 ;山门;第20章宗教建筑佛教剖析;第20章宗教建筑佛教剖析;第20章宗教建筑佛教剖析;第20章宗教建筑佛教剖析;第20章宗教建筑佛教剖析;第20章宗教建筑佛教剖析;第20章宗教建筑佛教剖析;初祖庵;初祖庵歇山顶(gable and hip roof);初祖庵大殿:殿上梁架为彻上明造,后金柱用移柱造。大殿建在石砌高台上,前后青石踏道,大殿后壁辟门。殿内东西山墙和后墙壁均有彩色壁画。;补间铺作(bracker set between coounns );从11世纪开始陆续形成各种支派,到15世纪初格鲁派的形成,藏传佛教的派别分支才最终定型。主要有宁玛派、噶当派、萨迦派、噶举派等前期四大派和后期的格鲁派等。格鲁派兴起后,噶当派则并入格鲁派而不单独存在 。 活佛转世制度的采用是格鲁派走向兴盛的转折点。清代格(黄教)鲁派形成达赖、班禅、章嘉活佛(内蒙古)、哲布尊丹巴(外蒙古)四大活佛转世系统。  ;5、布达拉宫;3)、藏传佛教代表建筑;第20章宗教建筑佛教剖析;第20章宗教建筑佛教剖析;第20章宗教建筑佛教剖析;4)、藏传佛教社会;

文档评论(0)

rabbitco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