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思想史讲义.doc

  1.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一、 社会思想的基本内涵 1、 含义 社会思想是人们在社会生产和生活实践中所形成的关于社会生活、社会问题、社会模 式的观念、构想或理论。 2、 解析 (1) 社会思想来源于社会生产与生活实践。 (2) “社会”是具体的我们生活的世界。在这个世界中,我们不断作出自我选择,但无时无 刻不受各种社会力量的影响。 (3) 社会生活主要是群体生活,群体生活则面临如何构建、运行与管理的问题。在运行过 程中会出现障碍性问题,则需要相应解决方案乃至理想的社会模式。 二、 社会思想史的定义与范围 定义:中国社会思想史就是研究历代中国人在社会生产和生活实践中所形成的关于社会 生活、社会问题、社会模式的观念、构想或理论的内在历史过程及其特点与规律的社会学基 础理论学科。 研究范围:官方、士林、民间;大传统、小传统。 三、 中国社会思想史研究的意义 中国社会思想史是社会学的重要分支学科之一; 中国古代社会思想构成为中国社会学的重要源头之一; 屮国社会思想史构成为屮国社会学的一个基本特色; 研究屮国社会思想史是社会学中国化的必要渠道; 学习屮国社会思想史是提升学习者素质的必要条件。 第二章先秦社会思想. 中国历史上首次大的民族混合与文化融合;王官之学逐步下移,私学由此产生. 九家十派产生;“道术将为天下裂”。 第一节 老子 三、 “无为而治”的治国策略 背景: 大道的白然秩序对人类社会具有绝对的支趾权,人类只能顺应而不能违背,在上者“处无为Z 事,行不言之教。” 1、 “以百姓心为心”; 民之饥,以其上食稅之多”;“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统治者“去甚、去奢、去泰。” 2、 弃智以制欲,挥斥社会规范; “圣人为腹不为目”;“虚其心,实其腹,弱其智,强其骨”;“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 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 3、 “上德无为而无以为”(有本作“无不为”) “治大国,若烹小鲜”;“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四、 “不敢为先”的处世模式 1、柔弱谦下的交往原则 与世俗相反的知雄守雌观点;“老聃贵柔”;人生处世的“三宝”;对我们现代生活的意义. 2、 “功成身退”的保身原则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 功成身退,天之道也。” 3、 加强内在修养 摒弃世俗的名利观念:“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 第二节孔子社会思想 一、 生平及相关资料 二、 社会变迁思想 1、 社会变迁的不可扭转特征 “天何言载!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载!” “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英或继周者,虽百I比可知 也。” 温和的变迁:社会是循序渐进的。 2、 反对政权下移 “天下有道”与“天下无道”。 周天子一诸侯一大夫一家臣。 3、 反对“礼崩乐坏” 礼的概念;“八俏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4、 反对新制度 反对晋铸刑鼎和田租制度。 三、 社会正名思想 1、 名实相符 古“名”内涵的改变; 10形式,新内容:“觥不觎,觎哉!” “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屮;刑 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 2、 角色定位 按照礼的要求,明贵贱,别善恶,辨是非,固定人际关系中的身份、地位、等级,也 就是角色安置妥当。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社会化的人必要做的。 3、 社会学中的”角色” Social Role,与人的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一整套权利、义务和彳亍为模式,是对群体或社会 中具有某一特定身份的人的行为期待. 四、 德治思想 1、“道之以德,齐之以礼”的德化政治观 道德是维护社会秩序的前提和基础; 道徳是为政者树立人们的道徳意识,规范人们的行为方式的根本方法;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徳,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为政者获取民心的手段。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星拱Z。” 2、 推己及人的自我德化思想 (1) 为政者道徳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民徳民风; “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 (2) 统治者修养是推广德治的出发点: “政者,正也。子率以正,孰敢不正? ”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3、 举贤才一一重教育 (1)贤人是德化政治必不可少的条件:“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 (2)教育的功能:教化民众;培养人才。 五、 仁礼结合的社会规范体系 1、 作为道德伦理规范之核心的“仁” (1) “仁者,人也”:一种人际关系的反映;“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上下尊卑关系 是仁所反映的社会事实,是合理合法的。 (2) “仁者爱人”:通过教育培养仁爱之心;仁的根本是孝悌;爱有差等。 (3) “为仁由己”:“仁远乎载?我欲仁,斯仁至矣

文档评论(0)

ggkkppp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