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变法的目的.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王安石变法的目的 梁启超先生在其《王安石 传》一书中,对北宋的改革家王安石可谓推崇备至。 同样身为改革家的梁先生说:“荆国王文公安石, 其德量汪然若千顷之波 ; 其气节岳然若万仞之壁 ; 其学术集九流之粹,其文章起八代之衰。其所设之事功,适应于时代之要求,而救其弊,其良法美意,往往传诸今日,莫之能废。” 当然,任公之言毕竟只是一家之言。 王安石生前身后所受争议之大, 历史上能出其右者可能不多。 王安石主要是因变法而名留青史的, 在当时和其后, 对他变法的正误得失就一直是政治家和史学家们争论不休的话题。 此外,其孤傲执拗、刚愎自用的性格,无疑也是引起争议的原因之一。认识王安石,了解王安石,为人为政均大有裨益。 王安石将他的变法理念付之于行动,是宋神宗上台以后的事。宋仁宗当了 年皇帝,其间也有过像范仲淹、包拯这样的名臣,然大厦将倾,独木难支,总的说来,宋王朝的光景是每况愈下。宋神宗上台时,兼并之风日盛,国家是越来越不景气。宋神宗是 20 来岁时上的台,年轻人,朝气蓬勃,想有一番作为,但仁宗和英宗给他留下的老臣, 都帮不了他什么忙。 他身边有个官员叫韩维, 倒能给他一些好的建议。 这韩维是王安石的好朋友, 他的建议只要一得到宋神宗的夸奖,他就会乘机举荐王安石,说:这些意见都是我的朋友王安石说的。说得多 了,宋神宗也就对王安石有了一个好的印象了。 那时,王安石因母亲过世而一直守丧在家,宋神宗便下了道命令要王安石进京来。 宋神宗熙宁元年 (1068) 四月,王安石奉召进京, 来到京城,神宗皇帝即召见他,问:治理国家,首先要抓些什么 ?王安石答:首先是要选择治理国家的方法。皇帝又问,向唐太宗学习可不可以呢 ?宋神宗之所以这样问,是因为贞观之治是后来想有所作为的皇帝们向往的, 不料王安石并不把贞观之治十分放在眼里, 回答说:何必学唐太宗呢 ?要学就学尧舜之道。 尧舜之道,非常简便、关键、容易,只是后来的人不能正确地理解, 便以为高不可攀罢了。 宋神宗很满意王安石的回答,王安石进京的第二年,就让他当上了副宰相,参与执政。王安石参与执政时 的朝廷,暮气沉沉,有“生、老、病、死、苦”之说。生,指的是王安石,他得到神宗赏识、委以重任时,年方 49,正当年富力强之时,他又决心一展平生大志,故谓之生 ; 当时的宰相曾公亮已年过 70,遇到事情需要表态时就哼哼哈哈,到底是行还是不行没有一个准信,谓之老 ; 另一宰相富弼,年 65,三朝元老,见神宗重用王安石,他又不赞成王安石的变法思想, 便干脆常常称病不到朝廷上班, 谓之病 ; 副宰相唐介,在王安石上任两个月后便病死了, 谓之死 ; 还有一个副宰相叫越抃,反对王安石变法但又知道反不了,于是常私下叫苦,谓之苦。执掌政权的中枢大臣除王安石外, 竟然是“老、病、死、苦”,王安石处境之难可想而知。他要推行变法,显然不能依靠这些老、病、苦的人,于是,他大刀阔斧,该退的退,该上的上,经过一番人事调整后, 就在全国范围内轰轰烈烈地推行起他的变法来了。 王安石的变法,涉及到治理国家的方方面面,从宏观上看,可以分为理财、强兵、育才三个方面。 当时兼并之风日盛, 青黄不接时大多数农民遭受有钱人家的重利盘剥,大姓巨贾垄断操纵市场,差役繁重,不少人家因之倾家荡产。王安石的变法,正是针对这些弊病进行的。如青苗法,就是当农民在青黄不接时,由官家借钱给他们,秋收时还,年息二分。当时地方上设得有常平广惠仓,丰年时买谷储藏,荒年时平价出售,但荒年不常有,广惠仓也就常有积压,积压久了, 粮食霉变造成浪费。 新法将广惠仓的钱不再买谷积压, 而是借给农民并收息, 这样做于国于民都是好事。 现在颇为时行的“农贷”, 不知是不是和这青苗法相似 ? 又如均输法,就是将各地方对朝廷的上贡改为中央直接采购。地方上贡的货物, 不一定就是朝廷需要的, 而且很多地方距京城路途遥远, 货物运到朝廷往往得不偿失。新法是将这些货物就地集中卖掉, 然后将钱给中央, 中央则按需要就近采购。又如市易法,就是为了打破大姓巨贾对市场的垄断, 王安石为此设置了“常平市易司”,贱时买进,贵时卖出,既可平衡物价,又为国家增加了收入。在强兵方面,他制定了保甲法,即十家为一保,家有两男以上的取一男为保丁,保丁发给武器,平时种地,战时打仗。这个措施与裁兵法一道,寓兵于民,既节省了国家大量的军费开支,又保证了国防需要。在育才方面,王安石和他的弟子一道,对《诗经 》、《尚书》和《周礼》重新注释,并以此为教材,改组太学,扩大招生名额,不再录用只会吟诗作赋的人,而是录用懂得经世之术的人。公平地说,王安 石变法的内容,不仅对当时的弊病有着极强的针对性, 诚如梁启超先生所言: “往往传诸今日,莫之能废”。由此可见,他的思想确实是非常超前的。 解蕴山, 1905 年生于河北省大名县谢儿寨村。 192

文档评论(0)

187****495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