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经典抗日故事
一:民族英雄吉鸿昌的故事
“1931年9月21日,矢志抗日的吉鸿昌将军被蒋介石逼迫下野,到国外‘考察实业’……有一次,吉鸿昌要往国内邮寄衣物,邮局职员竟说不知道中国。陪同的人对吉鸿昌说:‘你说自己是日本人,就可受到礼遇。’吉鸿昌当即怒斥:‘你觉得当中国人丢脸,我觉得当中国人光荣!’为抗议帝国主义者对中国人的歧视,维护民族尊严,他找来一块木牌,用英文在上面写上:‘我是中国人!’”18年前,当懵懂年少的我读到小学课本《我是中国人》一文时,心中油然而生一种敬意。后来,老师告诉我,这位英雄就是民族英雄吉鸿昌。
据《扶沟历史人物》高银芳着记载,1895年10月18日,吉鸿昌在扶沟县吕潭镇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呱呱坠地。1913年,18岁的他逃离当学徒的杂货行后,到漯河郾城今漯河市郾城区冯玉祥部投军。入伍后,他吃苦耐劳,作战勇猛,为人正直,不畏权势,被冯玉祥看中,并于1917年调入手枪队当连长。1921年7月,冯玉祥部队被改编为陆军第十一师时,吉鸿昌升任营长。历任旅长、师长、军长,宁夏省政府主席。1930年10月任国民革命军第二十二路军总指挥。1932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3年,吉鸿昌联合冯玉祥、方振武组建抗日同盟军,任前敌总指挥。曾率部收复康保城、宝昌城、沽源县、多伦城。1934年11月9日在天津被捕,11月24日遇难。1945年,党中央决定授予吉鸿昌“革命烈士”称号。2021年9月10日,在中央宣传部、中央组织部、中央统战部、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党史研究室、民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11个部门联合组织的“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和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评选活动中,吉鸿昌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
1921年,第十一师移防河南信阳,吉鸿昌顺路回到阔别近10年的扶沟县吕潭镇。回到家后,因时间紧迫,吉鸿昌首先向父母袒露胸臆:在军队中我吃了不少苦,但是我也大开了眼界……而我深深感到没有文化的苦楚……在常德,从军官教导团毕业后,我就联想到家乡的穷哥们,因为生活所迫,失去了上学的机会……这时我萌生了攒钱办学的念头……”父亲吉筠亭听完儿子的诉说后,极力赞同吉鸿昌在吕潭镇办学的决定。
二:九死一生打日寇
刘维忠是在17岁时,被国民党军队抓去当壮丁的。1942年,他从新兵连被安排到国军独立工兵第五团二营三连当工兵,参加长沙会战,主要负责修筑工事,挖战壕、筑碉堡。
“当时,国民党军队的武器比较简陋,没有高射炮,只有机枪、步枪等轻武器。日军的飞机连续在空中进行轰炸。一次轰炸中,日军飞机投射的炸弹距离我所在的战壕只有30多米,炸出了一个20多米的深坑。”提起长沙会战,刘维忠难掩激动。在长沙黄土岭,由于部队损失很大,刘维忠所在的工兵连也直接投入战斗,与日军进行了一次次正面交锋,最终将其击退。“那次战斗中,我们还捉了几个日本兵,虽然伤亡很大,但大家都十分兴奋。”说起残酷的战斗,刘维忠眼里满是坚毅。1943年5月,刘维忠离开工兵团,加入国军74军57师炮兵团。刘维忠回忆,当时师长叫余程万。1943年11月,日军开始对常德发动进攻,炮兵团战士奉命死守城墙,确保半月内不能失守。在与日军连续对抗20天后,炮兵团几乎弹尽粮绝,每个战士只剩下两个手榴弹。为了攻进城,日军开始在城外投放毒气,挖洞、挖城墙。毒气吸入鼻孔后十分难受,但我们仍然死守着城墙。”刘维忠回忆道。
由于驻守城墙的炮兵伤亡很大,刘维忠一人必须守住4个“城墙眼”,防住数十个猖狂的日军士兵。在没有弹药的情况下,他不得不用石头代替子弹来抵挡企图爬上城墙的日军,这样连续蹲守了4天4夜,没有合过眼,没有吃过一粒米。“你赶紧去休息一下吧,我来替你守着。”刘维忠记得,当时连长对他说了这句话。28天后,日军攻进常德城内。刘维忠利用缰绳滑下城墙,不料缰绳断了,他摔落地上,双腿受了重伤。拖着伤腿,他奋力走到河边,靠一块船板游水过河,在游出河边20余米时,日军开始疯狂地在城墙上扫射,刘维忠用船板挡住身体,才得以保住性命。
“当时天很黑,天气十分寒冷,我游了两个多小时才游到对岸,上岸后身体完全僵硬了。在沙滩上不断翻滚,临近天亮时,手脚才有了点知觉,随后追赶部队。”刘维忠说。采访中,刘维忠精神抖擞,思路清晰,每一次战斗的细节都记得很清楚。说起战斗中九死一生的场景,他还不时拿手比划,讲得绘声绘色。抗战胜利后,国民党挑起内战。1947年,刘维忠看到国民党军心涣散、民心丧失,决定开小差回家。途中遇到解放军,他毅然加入,后来参加了淮海战役、渡江战役等,屡立战功。1949年5月,刘维忠被批准加入中国共产党。1954年12月,刘维忠从部队复员,回到麻阳工作。离休后,他享受副县级干部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