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低阶煤分级分质转化调研报告2020506.doc

  1.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PAGE 1 PAGE 1 低阶煤分级分质转化调研报告 一、技术背景 我国低阶煤储量接近5000亿吨,约占煤炭探明储量的42%,这是一类煤化程度较低的煤。低阶煤的分级转化是指将煤炭通过热解或气化提取油气,剩余的半焦或兰炭作为高品位洁净燃料燃烧发电的煤炭利用方式。 《煤炭工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煤炭清洁高效利用行动计划(2015—2020年)》和《能源技术革命创新行动计划(2016-2030 年)》都明确指出,加强煤炭分级分质转化技术创新,重点研究先进煤气化、大型煤炭热解、焦油和半焦利用、气化热解一体化、气化燃烧一体化等技术。2017年 3 月,国家能源局发布《煤炭深加工产业示范“十三五”规划》,明确提出对低阶煤进行分质利用,延长石油榆林800万吨/年煤提取焦油与制合成气一体化(CCSI)产业示范项目、陕煤化榆林1500万吨/年煤炭分质清洁高效转化示范项目、陕西龙成煤清洁高效利用有限公司1000万吨/年粉煤清洁高效综合利用一体化示范项目纳入。 低阶煤由于煤化程度低,富含水分、发热量低,具有低灰、低硫、高挥发分、高活性、易燃易碎等特点,不宜直接燃烧和远距离运输。低阶煤先分级提质后开发利用的方法,可显著提升碳和热的转化率,降低能耗与水耗,能效高、污染小,适合在我国低阶煤资源丰富、生态脆弱和水资源缺乏的地区开发利用。低阶煤分质利用(也称分级利用)指煤炭经热解分解为煤焦油、煤气和半焦的气、液、固三相物质,实现对原料的分质,再根据各类产物性质及结构差异,结合周边项目的原料供应和状况布局,梯级转化、区别加工、延伸产业链,生产化工原料和各类精细化学品,最终实现对煤炭转化全过程“分质转化、梯级利用、能化结合、集成联产”的新型利用方式。 煤炭的利用方法包括: (1)原煤分级:精洗块煤、末煤用于炼焦或化工生产,中煤、煤泥和矸石用来燃烧发电。 (2)初级处理:升级改造干馏工艺,并与现代化先进气化技术或超超临界发电技术耦合。 (3)深度处理:焦炉煤气生产甲醇、乙二醇、醋酸、合成氨等化工产品,或液化天然气、氢气等清洁能源;煤焦油提取分离苯、甲苯、二甲苯、酚、萘、蒽等精细化工产品后,加氢裂解生产清洁液体燃料;清洁半焦或焦粉去掉氮、硫、磷及挥发分后,可用于工业锅炉或发电,还可生产碳一化学品,或者加工活性炭、炭黑。焦油沥青可加工成高强度碳纤维。 煤炭热解也称煤炭干馏,指煤在隔绝空气的系统中加热,在不同温度下发生一系列物理变化和化学反应的复杂过程。低阶煤通过热解生成液体(煤焦油,占比 5%-10%)、气体(热解煤气,占比20%-30%)、固体(半焦,占比 50%-75%)三种形态的产品。热解是低阶煤分质利用工艺路线的龙头。通过优化组合产品方案和各环节工艺流程,逐级分质、梯级利用,能够形成多种产物的不同工艺转化路线,如图 1 所示。 图1 煤炭分质利用技术路线图 二、 国内外研发及产业化进展概况 低阶煤热解技术按照供热方式可分为内热式和外热式,内热式热载体工艺按热载体类型又可分为内热式气体热载体和内热式固体热载体。 2.1 内热式气体热载体工艺 内热式气体热载体工艺以工艺系统产生的高温气体为加热载体,比较有代表性的工艺包括中国五环工程有限公司、大唐华银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和湖南华银能源技术有限公司的低阶煤轻度热解工艺(LCC工艺)、陕煤化集团和北京柯林斯达的带式炉气化—热解一体化制油技术、神木三江煤化工有限责任公司的SJ低温干馏工艺等。其中SJ低温干馏工艺在陕西榆林地区得到大规模的推广应用,已形成3万t、6万t和10万t的SJ低温干馏方炉系列。内热式气体热载体工艺特点及存在问题见表1。 本次考察的北京国电富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的国富炉技术属于气体内热式工艺。 2.2 内热式固体热载体工艺 内热式固体热载体工艺以固体为加热载体,比较有代表性的工艺包括德国鲁奇鲁尔煤气(Lurgi-Ruhrgas,LR)工艺、美国托斯考工艺(Toscoal)、大连理工大学固体热载体工艺(以下简称“DG工艺”)、浙江大学循环流化床煤分级转化多联产技术、中科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煤拔头”(BT)工艺等。 采用DG工艺分别在内蒙古霍林郭勒市和榆林地区建成两套60万t/a工业示范装置,霍林郭勒市项目处于试运行阶段,正在优化提升工艺性能,以解决焦油中灰含量较高等技术难题;榆林项目正在优化高温煤气除尘技术、粉煤热解增油技术,经技术改进后,焦油产率可提高到20%左右。内热式固体热载体工艺特点及存在问题见表2。 2.3 外热式热载体工艺 外热式热载体工艺是热源通过介质间接加热煤炭,比较代表性的工艺包括煤炭科学研究总院的MRF工艺、神雾集团的蓄热式无热载体旋转床干馏新技术和龙成集团的低阶煤旋转床热解技术等。龙成集团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ach200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世界500强企业总部工作,负责化工企业项目管理等。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