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文档内容,关于汽车座椅设计开发流程要点。
後座乘客腳部空間設定:此設定將影嚮後座HP點設定、居住空間好壞 11-1 腳部作動以足裸為中心最大約 25~30度,即從車身地板算起最少140mm以上 11-2 兩腳在自由狀態下應維持300mm以上寬度為最佳 海綿外形線的設定: 12-1 座面依外觀造型而定 12-2 HP點下的厚度:平面彈簧式應 有40mm以上;底板全海棉式應有100mm以上 座椅架選定:前述各項檢討後椅架大概外形決定,但必須滿足目標強度、耐久、重量、成本等詳細設計 11-1 11-2 12-1 12-2 二、主要設計構造檢討及設計審查 腰椎處椅背下沉量深度:一般下沉量約40mm 椅背上端高度(枕頭分離式):一般約550mm為最佳 椅背背面外形線:後座承員足部空間確保設定之 椅背寬度:一般約510~520mm 椅背景中寬度:以乘座性考量一般以310mm為最佳 椅背兩側高度:依乘降性、支持性、包覆性、體壓性而定,一般在第三腰椎處設定120mm左右,設定範圍應從HP點沿torso line往上350mm左右 背椅架選定:前述各項檢討後椅架大概外形決定,但必須滿足目標強度、耐久、重量、成本等詳細設計 1 2 3 4 5 6 二、主要設計構造檢討及設計審查 二、主要設計構造檢討及設計審查 頭枕枕靠點應與Torso line 設計值40 mm 1GPS1前枕設計實績值20mm2GS1後枕設計實績值=30mm(提升舒適性,避免造成前頂)3頭枕與人形枕靠面最好為凹面舒適性較佳,但內凹量需能符合外觀品質不蓬鬆 Seat Key Dimension affecting seating comfort Effective cushion depth: 350~370 Cushion dummy deflection: 35~45 Cushion dummy departure point: 270~300 Cushion dummy exit point: 115~130 Cushion angle: 10~16 Back dummy deflection: 30~40 Back maximum deflection height: 140~160 Back dummy departure point: 450~470 Back dummy exit point: 5~20 Cushion pan dummy Back pan dummy ① ⑤ ③ ④ ② ⑥ ⑦ ⑧ ⑨ 二、主要設計構造檢討及設計審查-VES參考資料1 Seat Key Dimension affecting seating comfort Cushion insert width at 200mm from SRP: min. 300 ? Cushion bolster height: min. 30 ? Cushion insert width at SRP: min. 300 ? Back insert width at 150mm from SRP: min. 300 ? Back bolster height: min. 60 ? Back insert width at 300mm from SRP: min. 300 B A A B C C D D 150 150 200 SECT DD ? SECT BB ? SECT AA ? ⑩ SECT CC ? ? 二、主要設計構造檢討及設計審查-VES參考資料2 前座椅骨架是支持座椅剛性及強度的主要結構,安全性及乘坐無異物是骨架設計最重要的考量。主要有仰握器、滑槽、椅架等。 座架分 管件+板件+彈簧 底板件 板件+彈簧 仰握器分 單仰手動 雙仰手動 雙仰電動 電動記憶 滑槽分 手動、電動 升降分 手動、電動 背架分 管件 板件 彈簧 二、主要設計構造檢討及設計審查 前座椅骨架設計留意點 異物感考量 以HP為中心以R160為半徑之球型範圍內不應有骨架結構等異物。 頭枕從最表面至骨架最少30mm以上。 後座乘員腳部空間確保及安全 座椅後端底下空間上下140mm;左右300mm。 後端板件傾斜角應在45度以下;管件應向上折彎。 1 2 3 4 強度及耐久性考量 以車廠之試驗標準進行。 二、主要設計構造檢討及設計審查 滑 槽 仰 臥 器 客 戶 需 求 仕 樣 定 義 月需求量 (J車 H車 P車 A車) : 1000 台. 後方動態衝擊(AM 95假人) : 26 G. 相關規格需滿足 : HT TES 手動與電動仕樣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汽车ABS系统工作原理理论教学规范.ppt
- APQP基本概念培训.pdf
- APQP&PPAP培训测试题库.doc
- FMEA(潜在失效模式及其影响分析)培训评估表.doc
- FMEA培训测试题及答案.doc
- FMEA(潜在失效模式及其影响分析)培训课件.ppt
- SPC&MSA培训测试题库.doc
- 真空助力器开发及技术.ppt
- 汽车性能的正向设计.pdf
- LMS软件培训课件 - Dura Engineering - Process & Elements v4 - handout.pdf
- LMS软件培训课件 - Fatigue Counting Algorithms v4 - handout.pdf
- LMS软件培训课件 - FLP - Applications v4 - handout.pdf
- LMS软件培训课件 - FLP - Base Material v4 - handout.pdf
- LMS软件培训课件 - FLP - Welded Joints v4 - handout.pdf
- LMS软件培训课件 - Fundamentals of Fatigue v4 - handout.pdf
- LMS软件培训课件 - Intro & Motivation v4 - handout.pdf
- LMS软件培训课件 - Load Assumptions - Starting Point v4 - handout.pdf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