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复习课件-高中语文 必修3寡人之于国也 (2).pptVIP

高中语文复习课件-高中语文 必修3寡人之于国也 (2).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五十步笑百步 梁惠王邻国之君 本质上都不关心百姓生死存亡。 走 未施仁政 没有本质区别 孟子以临阵脱逃为喻,“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风趣地说明,魏国的政策和邻国相差无几,本质上讲都是虐民暴政,所以不必希望民之多于邻国。本体和喻体的贴切,使孟子的比喻充满了逻辑的力量。 分角色朗读 加深理解 梁惠王 孟子 独白 讨论3 使民加多 解决问题 这一段“王道之始”的措施有哪些? 不违农时 数罟不入洿池 斧斤以时入山林 阐述“王道之始”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作用? 排比。给人一种吃不完、用不完的感觉,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与说服力。 使民养生丧死无憾 王道之始也 问题探究2 孟子否定了梁惠王的政策,提出了自己的“仁政”理想,具体内容是什么? 不违农时(农) 保护鱼类(渔) 按时砍伐(林) 鼓励养蚕(纺) 繁殖六畜(畜) 生产粮食 (农) 兴办教育(教) 仁政 养民 物质层面 教民 精神层面 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不找客观原因,而应反省自己,清除虐政,施行仁政。 本段是如何说明君王的态度的?用了什么样的说理方法?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 “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一方面写出了社会的不平等,另一方面也写出了梁惠王仍然不爱民(从爱民角度写)。 对比 (诸侯贵族) (下层百姓) 涂有饿莩归罪于年成不好 刺人而杀之归罪于武器 比喻 思考:孟子在最后一段旨在说明什么(即目的)? 问题探究3 孟子,名 ,字______, ____时邹人,是 家继孔子之后又一位重要的代表人物, 后称为“ ”。其政治主张与社会理想的根本核心是:_________ 。 孟子简介 仁政 亚圣 儒 子舆 轲 战国 孟子的思想   宋代以后常把孔子思想与孟子思想并称为“孔孟之道”。 ???????a、性善学说:“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      c、“仁政”思想: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 之有也”。 “春秋无义战。”“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b、理想人格: “人皆可以为尧舜”;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孟子》是先秦诸子杰出的散文著作,是孟子及其弟子编辑而成的一部语录体著作,共7篇,内容包括孟子的政治活动、政治学说及哲学、伦理、教育思想。与《论语》相比,初具论说文的特征。 它篇幅较长,内容也更具体,描 绘也更细致。《孟子》比喻准 确形象,语言犀利酣畅,感情 洋溢饱满,说理深刻透彻。儒 家的经典著作之一。 《孟子》——乱世的哲思 天 将 降 大 任 于 斯 人也 ,? 必 先 苦 其 心 志 ,? 劳 其 筋 骨 ,? 饿 其 体 肤, 空 乏 其 身 , 行 拂 乱 其 所 为 ,? 所 以 动 心 忍 性 ,? 增 益 其 所 不 能。 讨论1 提出问题 民不加多 河内凶→移民河东,移粟河内 河东凶→亦然 邻国无如寡人之用心者 →民不加少 民不加多 孟子和梁惠王谈话背景 “上古竞于道德,中世逐于智谋,当今争于气力。”(《韩非子·五蠹》)孟子所处的战国中期,“上无天子,下无方伯,力功争强,胜者为右”(刘向《战国策序》)。各国诸侯争城夺地,角逐武力,蚕食鲸吞,征战不断;人民徭役繁重,水深火热,朝不保夕;社会混乱,礼制崩坏,世风倾颓,剧烈动荡。权势与暴力被推崇,霸道被视为天道,攻伐凌侵被视作合理,由大国以“力”统一天下的态势已初步形成。 孟子和梁惠王谈话背景 魏国曾是强国,但在梁惠王统治期间,连遭强秦重创,内忧外患,以至都城由安邑迁至大梁。加上横征暴敛,造成人口锐减,兵员匮乏。为达富国强兵、问鼎天下的目的,各国诸侯均以增殖人口为当务之急。梁惠王为“寡人之民不加多”而忧心忡忡。公元前334年,孟子被“招贤”应邀来到魏国,梁惠王曾对他说:“寡人不佞,兵三折于外,太子虏,上将死,国以空虚,以羞先君宗庙社稷,寡人甚丑之。叟不远千里,辱幸至弊邑之廷,将何以利吾国?(《史记·魏世家》)迫不及待地讨教救国治国之策。在此形势下,孟子开始了他的道德设计。 讨论2 孟子之辩 分析问题 问题探究 对“五十步笑百步”喻义如何理解? 某日,甲生

文档评论(0)

win金牌教育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