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疾人创业故事.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残疾人创业故事 屠丽芳是一位拄着拐杖的上海女性,屠丽芳的生活之路很不平坦。残疾、下岗、长期病假的丈夫,这是10年前的屠丽芳必须面对的残酷现实。而10年后的今天,屠丽芳依然拄着拐杖,走上了“上海市再就业带头人”、“市三八红旗手”、“市自强模范”等表彰大会的领奖台,屠丽芳创办的丽芳报刊服务社,开辟了一个就业新天地,为100余名下岗、失业人员提供了岗位,其中有11位残疾人。 屠丽芳的创业故事给了许多人以启迪和激励。 屠丽芳擦干眼泪创新业 屠丽芳出生不久就因小儿麻痹症而导致一条腿残疾。中学毕业后,屠丽芳进了一家洗染店当织补工,本以为只要勤劳手巧,这个饭碗就能稳稳地捧到退休,不料1993年,洗染店被卖给一家饭店,所有的职工都被留下了,只有腿脚不便的屠丽芳拿到了一张下岗通知书。那年,屠丽芳只有35岁。 屠丽芳的丈夫刘和平是房管系统的职工,因心脏不好一直长病假在家。回到家里,屠丽芳不敢把自己下岗的消息告诉丈夫,怕他接受不了。屠丽芳只是说:店里在装修,员工放假回家两个星期。 看到妻子迟迟不去上班,刘和平悄悄打了个电话到屠丽芳原单位,终于得知了实情。晚上,刘和平对屠丽芳说:“我都知道了,你不要瞒我。没关系,既然下岗了,也要面对现实。”听到丈夫理解的话语,所有的委屈、伤心、苦楚,一下子都涌上了屠丽芳的心头,屠丽芳的眼泪再也忍不住了。刚满10岁的女儿也说:“妈妈,学校里的牛奶不要订了,把钱省下来吧。” 屠丽芳擦干眼泪,下了狠心:我有一双手,就不信养活不了一家人。屠丽芳决定依靠自己织补洗染的一技之长,开家洗染房试试。在上钢新村街道的支持下,屠丽芳在浦东上钢七村里开了个小小的洗染亭。凭着精湛的手艺,屠丽芳的生意十分红火,可是洗染业每年总有6个月的淡季,旺季的营业收入抵消不了淡季的支出,屠丽芳的生活依然困难重重。 屠丽芳开始留意路边的商店、摊点,看看有什么生意适合自己做。忽然,屠丽芳发现有一样东西天天都卖得掉,没有旺季淡季之分,那就是报纸。何不改卖报纸呢?于是,屠丽芳和丈夫将洗染亭改成报亭。刘和平每天骑车到浦西取报纸,屠丽芳在报亭卖报,有时也拿到车站去卖。卖报是件很辛苦的工作。由于腿脚不方便,屠丽芳吃了很多苦。有一天风雨交加,屠丽芳打着伞在街头卖报,大风把雨伞吹坏了,手忙脚乱间屠丽芳失去了重心,连人带拐杖翻倒在地,报纸全部撒落,钱币在雨水中滚落一地…… 但是,屠丽芳很要强,一份新民晚报7角,有人看见屠丽芳是残疾人,常常给屠丽芳一元钱不要找了,但屠丽芳坚决不肯。后来,屠丽芳就将拐杖藏在电线杆后卖报。4年前,屠丽芳的小报亭变成了首批东方书报亭。屠丽芳卖报纸也卖出了“精”,屠丽芳卖报时间比别人长得多,有时卖到晚上,等中班下班的人来买。屠丽芳从不在摊位上看报纸,免得顾客误会屠丽芳把看过的报纸卖给别人。 卖报的辛苦只有自己知道,一年365天没有休息,早上5时半就得去拿报纸,夫妻俩吃饭都轮着。对许多家庭来说,一家三口一起吃顿晚饭是件平常事,但在屠丽芳家却是种奢望。看到父母在外面忙,还在念小学的女儿想为他们分担一些。屠丽芳记得,女儿第一次烧菜,把卷心菜和大白菜放在一起炒,菜还烧糊了,可屠丽芳吃得很香。 屠丽芳帮助他人走新路 就这样起早摸黑、勤勤恳恳,屠丽芳和丈夫的收入多了,脸上愁容少了。不过屠丽芳的心事却没有减少。屠丽芳的周围邻居中,不乏年龄相仿的下岗职工。看到屠丽芳做得不错,他们也动心了,可是又担心会不会抢了屠丽芳的饭碗。屠丽芳主动向他们发出邀请:“我们一起干!你们挣钱也是我的心愿。” 这时,屠丽芳原单位所在地黄浦区原南市区的百帮服务中心,帮助屠丽芳创办一个非正规就业组织——“百帮丽芳报刊服务社”,40多人成了首批成员。每天,屠丽芳要给他们的报纸点数、分类、登记,晚上还要清点他们交来的大量零钱,为他们做账。在屠丽芳的悉心指导下,服务社成员都做得很好。且售报点不断增加,从20多个摊位发展到四五十个,总共提供了100多个岗位。 40多岁的庄学才是自行车配件厂的下岗职工,1996年加入服务社,摊位摆在三林地区。起初他对卖报一窍不通,也不知道每天该拿多少报纸。屠丽芳从自己的份额中分出10份、15份给他,等庄学才有了稳定的销量,再替他批量进货。现在庄学才越做越好,月收入已达2000多元。 服务社的从业人员也有年轻人。昨天上午,记者在屠丽芳的书报亭采访时,正巧遇到一个小伙子来领报纸。他叫张朱军,今年23岁,现在和父母一起在灵岩路卖报,每天仅新民晚报就要卖360份。靠劳动自食其力,令小张很自豪。 “阳光小车”新岗位 屠丽芳也曾尝试将残疾人吸收到屠丽芳的服务社,但困难重重。屠丽芳想出了一个点子:在卖报亭下安个轮子,在社区售报,这样既解决了

文档评论(0)

软件开发 + 关注
官方认证
服务提供商

十余年的软件行业耕耘,可承接各类需求

认证主体深圳鼎云文化有限公司
IP属地湖南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440300MA5G24KH9F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