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室壁厚度 右室前壁厚度 右室游离壁厚度测量:2D或M型测量,右室游离壁的正常厚度5mm 。尽管目前国内多常规从胸骨旁或心尖左室长轴切面测量,但剑下四腔心切面三尖瓣腱索水平测量的厚度差异小且与右室收缩压相关性好 (注意:测量时要除外右室心外膜脂肪组织和室内肌小梁) 右室腔径测量:测量右室上下径与左右径最佳切面是心尖四腔切面;测量RVOT最佳切面是胸骨旁心底大血管短轴切面或胸骨旁右室流出道长轴切面 (注意:四腔图像采集应得到纵轴没有缩短的右室切面,此切面上RV腔中部直径及面积应比LV小;在心尖四腔切面,当RV面积与LV面积相似且平分心尖,表明RV中度增大) 右室腔径及室壁厚度测量的指导原则 4、右房测量 目前关于右房测量的资料不多,仍限于上下径和左右径的测量(右房容积)。 最常用的切面:心尖四腔切面,上下径从三尖瓣瓣环连线中点测量至心房顶部中点,左右径垂直于长轴从右房侧壁中点测量至房间隔。 由于垂直于四腔心的右房切面很难得到,故目前二维右房容积的测量很困难。 右房腔径 ①右房上下径:收缩期末,从三尖瓣关闭缘中点到右房顶部中点。 ②右房左右径:收缩期末,从房间隔中点到右房侧壁中点。 均为内缘对内缘 5、主动脉测量 (1)主动脉内径 扫查切面:胸骨旁左室长轴切面(显示主动脉根部及升主动脉中段) 测量指标:包括瓣环内径,乏氏窦最大径,主动脉嵴内径,主动脉中段内径(测量时应保证主动脉显示最宽且测与主动脉长轴垂直的短径) 标准化测量:上缘-上缘,但瓣环内径应测量内缘-内缘(内缘-内缘) 乏氏窦测量2D优于M型(由于心动周期中,M型取样线会偏离乏氏窦最宽处,低估约2mm乏氏窦内径) 乏氏窦处的主动脉内径与BSA及年龄相关 主动脉内径是预测主动脉瓣反流与否、程度及主动脉夹层的有力依据(高血压对乏氏窦附近主动脉影响不大,但与中段主动脉扩张有关) 主动脉内径测量的指导原则 ASE 测量包括瓣环内径,乏氏窦最大径,乏氏窦也主动脉连接处内径。 应使主动脉显示最宽且测与主动脉长轴垂直的短径。 一些专家喜欢与MRI测量一样,测量内膜-内膜径。标准化的测量是上缘-上缘距离。 2D测量优于M超测量,由于心动周期中,M超取样线会偏离乏氏窦最宽处,M超会低估约2mm乏氏窦内径。 瓣环的测量应是内缘-内缘距离。 1-主动脉弓:主动脉弓中段即右头臂动脉与左颈总动脉之间从前壁内缘垂直测量至后壁内缘。 1、3、4-主动脉弓分支:头臂干、左颈总动脉、左锁骨下动脉测量,从各自分支开口1cm处测量,内缘对内缘。 5-降主动脉:左锁骨下动脉开口下方2cm处测量,内缘对内缘。 6、下腔静脉测量 测量切面:左侧卧位剑突下腔静脉长轴切面 测量方法:离右房入口1.0-2.0cm处测量下腔静脉内径(平静状态呼气末) 测量指标:下腔静脉内径与下腔静脉塌陷指数(吸气时,IVC内径因为吸气时胸内负压减少导致静脉系统向RA充盈增加而缩小,缩小的百分比称为塌陷指数),与右房压有密切关系。 建议:应将下腔静脉检查与测量列入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查, 用下腔静脉内径及塌陷指数来评估右房压力。 下腔静脉测量的指导原则 IVC内径 吸气后塌陷指数 右房压 17mm(正常) 50% 0-5mmHg 17mm 50% 6-10mmHg 17mm 50% 10-15mmHg 17mm 0 15mmHg 注:IVC12mm,提示血容量不足 机械通气的病人IVS增宽,不能预测高RA压 表 下腔静脉内径及塌陷指数与右房压力关系 7、肺动脉测量 1、肺动脉瓣环内径 2、主肺动脉:主肺动脉中段(肺动脉瓣上约2cm)一侧壁的内缘垂直测量至另一侧壁内缘。 3-4、左右肺动脉:左右肺动脉起始段(距分叉处约1cm) 8、冠状动脉测量 左右冠状动脉:开口约0.5cm处测量,前缘对后缘 9、冠状静脉窦测量 冠状静脉窦:收缩期末测量,A左室长轴切面测量前后径;B心尖非标准四腔切面测量上下径。 二、三尖瓣口血流的测量 主动脉口、肺动脉瓣口血流的测量 1、M型 (1)室间隔运动幅度4-8mm;左室后壁运动幅度9-14mm (2)室间隔和左室后壁增厚率:<30%异常 (3)FS :<25%异常 (4)左室平均周径缩短率(mVCF):1.1-1.9周/s (5)泵功能:SV35-90ml,EF50-75% (6)射血前期(PEP):Q波起始点到M型主动动脉瓣开放的时间。95±11ms (7)左室射血时间(LVET):305±16ms (8)射血前期与射血时间比值(PEP/LVET):0.31±0.04ms 二、左室收缩功能的测量与评价 2、二维超声心动图 (1)心肌运动状态 A、肉眼目测 B、各种新技术 (2)泵功能 Simpon法 3、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机械CAD:CAM(UG)教案新模板(课次4)2-3 压板的草图绘制.doc VIP
- 富士XA5说明书.pdf VIP
- 针灸学习题集全.pdf VIP
- 固相反应第一节引言第二节固相反应机理第三节固相反应动.ppt VIP
- 肇兴侗寨旅游地用地格局演变.docx VIP
- 2025至2030年中国硼-10酸行业竞争格局及投资战略规划研究报告.docx
- GB_T13077—2024铝合金无缝气瓶定期检验与评定.pdf VIP
- 贝克休斯钻井堵漏材料及工艺.pdf VIP
- 红树林生态系统预警监测与评估体系技术指南.docx
- (高清版)DB1310∕T 286-2022 林木食叶害虫防治效果评价验收规范.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