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度上海司法考试考试模拟卷(3)新整理版.doc

2021年度上海司法考试考试模拟卷(3)新整理版.doc

  1. 1、本文档共2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上海司法考试考试模拟卷(3) 本卷共分为2大题50小题,作答时间为180分钟,总分100分,60分及格。 严格遵守考试纪律,维护考试秩序! 一、单项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 1.在甲企业诉区工商局查处其生产劣质产品一案中,甲企业认为自己的产品质量不合格是由于原材料所致,其中有一个关键的证据在乙企业场区内,但由于乙企业正在搬迁,这个证据极有可能灭失,因而甲企业欲申请证据保全,那么其应当在何时以何种方法提起证据保全申请() A.在举证期限届满前以书面形式 B.在第一次开庭前以书面形式 C.在举证期限届满前以口头形式 D.在第一次开庭前以口头形式 参考答案:A [解析] 证据保全申请。 《行政诉讼法》第36条,在证据可能灭失或者以后难以取得的情况下,诉讼参加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保全证据,人民法院也可以主动采取保全措施。题中情形正符合此规定,甲企业有权申请证据保全。   《行政诉讼证据规定》第27条规定,当事人根据行政诉讼法第36条的规定向人民法院申请保全证据的,应当在举证期限届满前以书面形式提出,并说明证据的名称和地点、保全的内容和范围、申请保全的理由等事项。当事人申请保全证据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其提供相应的担保。法律、司法解释规定诉前保全证据的,依照其规定办理。   根据此规定,只有A项是正确答案。需要注意的是举证期限与第一次开庭前是不同的。 2.毒贩甲得知公安机关近来要开展“严打”斗争,遂将尚未卖掉的50多克海洛因和贩毒所得赃款8万多元拿到家住偏远农村的亲戚乙处隐藏。公安机关得到消息后找乙调查此事,乙矢口否认。乙当晚将上述毒品、赃款带到后山山洞隐藏时被跟踪而至的公安人员当场抓获。乙的上述行为应当以何罪论处 A.非法持有毒品罪 B.窝藏、转移赃物罪 C.窝藏、转移、隐瞒毒品、毒赃罪 D.包庇毒品犯罪分子罪 参考答案:C [解析] 窝藏、转移、隐瞒毒品、毒赃罪 [解析] 关于窝藏、转移、隐瞒毒品、毒赃罪,《刑法》第349条规定,包庇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的犯罪分子的,为犯罪分子窝藏、转移、隐瞒毒品或者犯罪所得的财物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窝藏、转移、隐瞒毒品、毒赃罪是个选择罪名,根据犯罪分子的行为来具体选择所构成的罪名,具有窝藏毒品的行为则构成窝藏毒品罪,具有隐瞒毒赃的行为则构成窝藏毒赃罪,具有窝藏、转移、隐瞒毒品、毒赃的行为则构成窝藏、转移、隐瞒毒品、毒赃罪,题中乙为毒贩甲窝藏50多克海洛因和贩毒所得赃款8万,在公安机关调查后,乙矢口否认知情并将毒品、赃款转移到后山山洞,乙具有窝藏、转移、隐瞒毒品、毒赃的全部行为。因此,构成该罪。所以C项正确。B项错误,因为漏掉了乙窝藏、转移、隐瞒毒品的行为。 窝藏、转移、隐瞒毒品、毒赃罪与非法持有毒品罪的区别在于毒品是持有者本人的还是其他毒品犯罪分子的,如果是持有者本人的,则构成非法持有毒品罪;如果是其他犯罪分子的,则构成窝藏、转移、隐瞒毒品、毒赃罪。题中乙窝藏的毒品是甲的。因此,不构成非法持有毒品罪,故A项错误。 包庇毒品犯罪分子罪是指明知是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的犯罪分子,而向司法机关作虚假证明掩盖其罪行,或者帮助其毁灭证据,以使其逃脱法律制裁的行为。题中乙只是帮助甲藏匿毒品、毒赃,并没有帮助掩盖甲的罪行或者毁灭证据。所以,不构成.包庇毒品犯罪分子罪,故D项错误。 3.某甲在公共汽车上扒窃钱包一个,内装人民币50元整,被失主发现后扭送当地派出所。在扭送途中,某甲乘失主不备,猛然将其推倒,夺路逃走后又被群众抓获。某甲的行为__。 A.构成抢劫罪 B.构成抢夺罪 C.构成盗窃罪按抢劫罪论处 D.不构成犯罪 参考答案:D 某甲窃得50元钱被扭送,中途企图逃跑,并没有使用暴力或暴力相威胁,仍属盗窃行为,并且数额较小,情节轻微,危害不大。应按照《治安管理处罚条例》予以惩处。见《刑法》第267条。 4.下列行为中,构成共同犯罪的是: A.甲是乙的司机,一日乙去洽谈生意途中连遇红灯,乙怕迟到,命令甲闯红灯,结果轧死一人,撞伤两人 B.在某甲组织的卖淫活动中,乙被其聘为保安,以协助其组织卖淫活动 C.甲明知乙发起的邪教组织旨在分裂国家,但甲仍为之提供了大量物质帮助 D.甲是窃车贼,窃得多辆高档自行车,乙得知后代为销售 参考答案:A [解析] 本题考点是共同犯罪。《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本题中以下简称《解释》)第7条规定,单位主管人员、机动车辆所有人或者机动车辆承包人指使、强令他人违章驾驶造成重大交通事故,具有本《解释》第2条规定情形之一的,以交通肇事罪定罪处罚。上述《解释》的第2条规定了交通肇事的情形,其中第一种情形是“死亡1人或者重伤3人以上,负事故全部或者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文海网络科技 + 关注
官方认证
服务提供商

专业从事文档编辑设计整理。

认证主体邢台市文海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IP属地河北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130503MA0EUND17K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